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在“短实新”上见作风

幻灯片-人民论坛网评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第一条就明确提出要“切实精简文件”,要求“坚持‘短实新’文风,除部署综合性工作外,地方和部门文件一般不超过5000字,部署专项工作或者具体任务的文件一般不超过4000字”“配套文件应当直接提出具体落实措施,不得简单照搬照抄上位文件”。文风连着作风。提高文件质量,有助于从源头防止加重基层负担,更好达到整治形式主义、推动抓落实的效果。

一份文件,旨在传达决策部署,为下级机关提供思路方法,推动决策执行。然而,随着文件数量增多,质量便参差不齐,有的内容冗长,有的指导不够精准,有的针对性不强。“文山”积弊,表面是文字堆砌,实质是作风漂浮、脱离实际的反映。要知道,实在、直截的语言,背后是思路的清晰与务实的态度。只有将求真务实的作风体现到文件中,自觉践行“短实新”的文风,让文件更接地气、更具生命力,才能让基层执行更加高效,推动各项举措落到实处。

何谓“短实新”?就是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讲完即止,用尽可能少的篇幅,把问题说清、说深、说透,表达出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可见,追求文件“短实新”,绝非简单的字数削减或形式翻新。所谓“短”,是让内容一针见血、观点鲜明,做到长话短说、微言大义,让执行文件的人一看就懂。所谓“实”,就是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符合实际,讲开门见山的直白话,不绕弯子,客观全面。所谓“新”,是指不能老调重弹、因循守旧,而是解放思想、推陈出新,用创新思维开拓新局。把文件写短写实写新,本质上是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坚决抵制,帮助基层干部解开束缚、放开手脚,让他们腾出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民服务、干事创业之中。

正所谓,文件背后是思想,思想来源是实践。倡导“短实新”的文件,需要在起草之初,就扑下身子、沉到一线,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将党中央精神与当地实际结合起来,精炼文字,一语中的,让基层一目了然。在文件落地之后,要健全动态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执行中的堵点塞点,善于倾听基层干部的意见建议,对效果不佳的及时纠偏修订,避免执行“走样”。如此,让“短”建立在调研的深度上,让“实”扎根于问题的解决中,让“新”迸发于最新的理念里,文件方能如源头活水,涤荡形式主义积弊,滋养求真务实作风,真正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引擎,让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基层的沃土上结出丰硕的果实。

[责任编辑:陈慧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