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选优配强基层治理“生力军”

幻灯片-人民论坛网评

村(社区)是基层治理的一线,也是面对群众的前沿。村(社区)干部身在基层,一头连着政策,一头连着群众,其工作成效直接关系着群众切身利益和幸福指数。各级党组织要着眼基层实际和班子建设需要,以集中换届为契机,注重在分析研判、培育培养、日常管理等方面精准发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村(社区)干部队伍,为基层各项事业长远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心中有蓝图,方能精准施策、科学解题。分析研判是选准用好干部的前置环节和重要依据,基层情况复杂多变,每个村(社区)的发展特点、资源禀赋不同,对干部核心能力的要求也不同。需要下足“绣花功夫”精准研判,聚焦“一村一策”,深入剖析不同村(社区)当前最需突破的发展瓶颈、最需解决的民生难题、最需补强的治理短板。全面了解现有班子运行情况及在推动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的工作成效,找准目前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症结所在。坚决摒弃“大水漫灌”的粗放模式,推动实现干部选用方向与基层发展需求的精准匹配,为因地制宜配备政治过硬、能力适配、担当有为的班子力量提供科学依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干部培养也有客观的周期规律。临渴掘井、现抓现用,破解不了“用人荒”的根本难题,只会让可选的空间越来越小。要依托分析研判结果精准“选苗”,分类制定储备计划,系统优化队伍结构,适当拓宽人员来源,坚持“缺什么、补什么”,把村(社区)发展急需的干部充实进来。要着眼长远“墩苗”历练,坚持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成熟一批、使用一批,根据储备干部的发展潜力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到乡村振兴一线摔打磨炼,帮助其成为村(社区)发展需要的骨干力量,让人才活水源源不断地流向基层沃野。

基层干部的管理要像“过筛子”,必须有进有出、有上有下,才能保持“一池活水”。要注重一线识人,凭实绩论英雄,开设“攻坚擂台”比破题速度、设置“创新赛道”比破冰深度、打造“服务考场”比惠民温度,让基层干部有舞台、有擂台、有奖台,在比学赶超中激发斗志、提升能力。同时,杜绝打招呼、递条子等不正之风,打破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惯性思维,让愿干事、真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推动队伍生机活力日益增进。

[责任编辑:曲统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