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何以中国 丨“津”彩蝶变: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样板

幻灯片-人民论坛网评

当海河的波光映照智慧路灯的流彩,当中新生态城的数字孪生系统开始运转……8月9日启动的“何以中国·和合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让我们看到天津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创新实践。从红色引擎驱动服务升级,到科技为生态与民生注入动能,再到区域协同奏响发展强音,天津用自身的发展轨迹,诠释着中国式现代化城市的生长逻辑。

党建引领是天津高质量发展的“根”与“魂”。“红色引擎”锻造“津牌服务”的实践,为城市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天津以高质量机关党建为抓手,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打破部门壁垒、优化办事流程,让“企业动嘴、干部跑腿”成为常态。通过建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推动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企业开办时间压缩、项目审批效率提升等实实在在的变化,让市场主体感受到“津牌服务”的温度与速度。这种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治理智慧,正是天津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活力的关键所在,为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科技赋能让城市在发展中更显“智慧”与“温度”。天津的现代化不仅体现在高楼林立的都市景观,更藏在科技浸润的细微之处。海河西岸崛起的“AI之城”,用人工智能重塑城市肌理:从智慧交通系统实时优化路况,到社区智能终端便捷民生服务,科技正让城市运行更高效。在生态保护领域,天津师范大学给湿地装上“数字神经”,通过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实时监测湿地生态数据,让候鸟迁徙、植被生长等自然变化有了“数字档案”,实现了生态保护的精准化、智能化。在节水降耗方面,天津的“节水文章”充满“科技范儿”,智能水表、水循环利用系统等技术的应用,让每一滴水都得到科学管理。这种科技与生态、民生的深度融合,正是现代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动注脚。

区域协同为天津现代化插上“腾飞之翼”。作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极,天津以开放姿态融入区域协调发展大局。京津冀高铁动卧列车的连接,不仅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更推动人才、资源、产业高效流动。天津凭借自身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主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同时与河北等地形成产业互补,共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这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区域协同模式,让天津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自身发展能级的提升,彰显了现代化城市在新发展格局中谋发展的胸怀与担当。

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道路上的每一步探索,都围绕人民需求,紧扣时代脉搏。城市更新的本质,是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民生。天津今年将新建提升80个口袋公园,把绿色空间嵌入城市肌理,让居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智慧城市建设让老年人也能轻松使用智能设备,跨越“数字鸿沟”;红色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让城市留住历史记忆的同时,还为市民提供丰富的精神滋养。这些细微之处的变化,勾勒出天津在现代化进程中“以人为本”的鲜明底色。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津”彩蝶变的实践证明:智慧城市不仅是技术的叠加,更是治理理念的革新;文化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创造性的转化;生态建设亟须科技赋能的系统解决方案;产业振兴离不开制度创新的深层突破。这展现出“和合共生”的东方智慧,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期待天津在未来持续书写现代化城市发展精彩篇章,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

[责任编辑:曲统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