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锐评 | 玩具可以“缩小” 安全不容“缩水”

幻灯片-人民论坛锐评1

据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报道,不久前,在浙江杭州市西湖区消防救援大队古荡消防救助站,一位家长抱着孩子赶来求助。原来,小朋友在玩厨房蒸锅玩具时,不慎将手指卡入玩具蒸屉的孔洞中,由于蒸屉是金属材质,家长尝试了很多办法,都无法取出。消防员表示,玩具用的材质是铝合金,硬度比较高,当时小朋友的手指已经肿胀,无法使用润滑油将手指取出来,最后只能用尖嘴钳将玩具慢慢掰开。

近年来,网络平台上“缩小版”的真刀、真锅、真高压的“真煮”玩具,销售火爆。同时,电器跳电、高温烫伤等安全隐患问题频频发生,把充满童趣的“过家家”,引入危险的边缘。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对于商家来说,巨大的消费市场是产生利润的来源。在某电商平台,搜索量靠前的“真煮”玩具,大部分销量都在20万左右,价格从60-100多元不等,低成本、高利润,让此类玩具成为一个“香饽饽”。在利益驱使下,一些材质不明、规格不一、以假乱真的产品,开始浑水摸鱼、打擦边球,导致市场乱象丛生。市面上热销的儿童蒸煮玩具中的蒸锅,大多是插电的家用电器,电压为220V,远高于国家对玩具的电压标准要求24V。还有一些迷你爆米花机、棉花糖机等“网红电器”,披着“玩具”的外衣销售,到底是电器还是玩具不得而知。试问“缩小版”的炊具,安全能有几分保障?

更有甚者,有的商家为博取儿童和家长的“眼球”,在一些家用电器、“电玩具”的宣传上,冠以“生日礼物”“儿童过家家”等标识。之所以对“真煮”玩具如此包装,本质上是为了规避监管、谋取利益,才使得“真煮”玩具变了样、换了形。

儿童“真煮”厨房玩具,通常包括加热源器具、迷你砧板、锅具器皿、刀具等部件。“真煮”玩具因可真实进行烹饪操作,为一些小朋友所喜欢。厨具可以“缩小”,但安全不容“缩水”。锅具边缘锋利的毛刺,会划伤孩子的手;有的“食品级”餐具,经高温加热后可能释放有害物质;有的玩具火源装置缺乏隔热设计,幼嫩小手触碰时易烫伤。更值得警惕的是,个别产品未标注适用年龄和使用规范,低龄儿童可能误吞小零件,或因操作不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厂商须坚守“良心”底线,家长要擦亮眼睛,分清“真煮”玩具和电器的区别,确保“货真价实”,让孩子在沉浸式体验“烹饪”的同时,玩得安全开心。唯有安全不“缩水”,这份成长的乐趣,才能真实而持久。

对于“真煮”玩具的定义、范畴、监管,不能存在“真空地带”。一方面,需尽快制定“真煮”玩具的专门标准,明确其定义范围、适用年龄、安全指标等,守牢“安全关”。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真煮”玩具生产企业、销售商家的监管,对相关产品的包装,标明适用条件、安全警示,严厉打击平台商家虚假宣传、过度宣传的行为,做到对违法行为“零容忍”。

结合实际向家长、儿童普及“真煮”玩具的潜在安全风险和正确使用方法,建立规范安全的完整“闭环”,也是重要一环。可通过亲子课堂、公益广告、专题报道等方式,向社会科普“真煮”玩具相关的安全知识;学校和幼儿园可通过主题班会、安全讲座等形式,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家庭是孩子接触玩具的主要场所,家长应主动学习相关知识,了解玩具的使用规范和注意事项,并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传授安全意识,让“过家家”的乐趣不再“险象丛生”。

[责任编辑:王卓怡 曲统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