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锐评 | 别让一个“拖”字伤了群众感情

幻灯片-人民论坛锐评1

7月29日,《人民日报》刊发的《办事为啥这么拖》一文指出: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纪检监察干部在优化营商环境执纪执法专项检查中,通过大数据比对,敏锐发现,某镇畜牧站办理动物产地检疫证明的耗时,远超正常流程时限。养殖户石某为了一张动物产地检疫证明,奔波多日未果,最终在一条香烟的“催化”下才得以办成。若是材料齐全,这类证明当天就能办结,可有的群众花了十几天才办完。然而,只要群众送了礼品,证明往往当天或次日就能办结。

这些本属正常流程、理应马上办结的事情,为何有的单位拖拉疲沓,甚至“吃拿卡要”反复折腾办事群众?究其主要原因,在于有的办事人员敷衍塞责、不作为的工作作风,以及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这些所谓“小事”发人深省,须下大力气予以纠治。

“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尽其力”,是党员干部的从政本分。可现实中,有的党员干部遇事“踢皮球”、“打太极”,明明应当场办的事情,却故意“拖着不办”,玩忽职守、失职渎职。更有甚者,一门心思想着位子、票子、房子、车子,唯独不想人民群众,挖空心思索要好处。这些“拖着不办”,漠视群众权益、甚至“把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的现象,令人反感厌恶,还会进一步阻碍当地经济发展、损坏党的形象。

1991年2月20日,在福州市委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向全市干部提出:“要大力提倡‘马上就办’的工作精神,讲求工作时效,提高办事效率,使少讲空话、狠抓落实在全市进一步形成风气、形成习惯、形成规矩。”从那时起,“马上就办”成为当地党员干部一贯践行的工作精神。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攻克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哪一件都离不开雷厉风行抓落实、务实高效抓推进。党员干部一定要拿出“马上就办”的工作精神,锤炼“马上就办”能力本领,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设身处地对待民之所忧、回应民之所盼。

“为官避事平生耻。”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员干部须振奋精神、昂扬斗志、鼓足干劲,不断以作风攻坚推动发展攻坚、改革攻坚。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尽职之策,对该办的事不要拖、坚决办,对能办的事不要等、立刻办,对难办的事不要停、想办法办,真正把事关群众利益的各种操心事、烦心事当作自己的事对待,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共同心愿。千万莫让一个“拖”字伤害群众感情,损害党的形象和政府公信力。要加大惩处打击力度,对“吃拿卡要”的歪风邪气重拳出击,对涉案人员零容忍、严查处,形成“问责一个,警醒一片”的强大震慑力。

“马上就办”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要求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积极改进作风,时刻保持弓满弦张的状态,切实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把干成了什么、效果怎么样、群众满意度如何作为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让人民群众得实惠、增便利、享成果。

当然,办事成事不仅检验着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也考验着能力本领。为此,必须解决好“马上就办”的本领恐慌问题。要坚持把履职需要作为学习的主导方向,坚持干什么、学什么,钻一行、精一行,自我加压、勤学苦学,学以致用、学用相长,不断掌握联系群众、调查研究、科学统筹等工作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狠抓工作落实的水平,让“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成为一种常态,这样方能把实事、好事办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责任编辑:王卓怡 曲统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