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聚焦 > 学思践悟 > 正文

做深做实干部无任用考察

无任用考察是精准识别干部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全面掌握干部日常表现,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提高选人用人质量。组织部门作为选人用人的职能部门,要坚持把功夫下在平时,将无任用考察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全方位、多渠道、近距离了解掌握干部履职能力和德才表现,及时精准识别储备“好苗子”,为领导班子调整配备、干部选拔任用打下坚实基础。

明确“考什么”,推动考察内容脱“虚”向“实”。无任用考察是任用考察的“过渡期”,也是深入考察的“窗口期”。因此,抓好无任用考察,科学精准的指标是基础前提。要建立健全干部无任用考察制度体系,围绕政治素质、专业能力、履职成效、生活作风、群众口碑等核心要素细化考察流程、标准及纪律要求,并针对不同岗位特点,科学设定差异化考察方案、明确考察内容,确保考察可操作、易执行、能落实。要拓展全方位考察维度,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入手,横向覆盖干部工作、生活各领域,纵向延伸至长期表现与一贯作风,从“由人到事”到“由事到人”,重点了解干部能干什么、干了什么、干成了什么、发挥了什么作用等,确保干部的评价结果更全面、更客观、更精准。

聚焦“如何考”,推动考察过程由“表”及“里”。无任用考察重在通过常态化机制深入识别干部真实情况。要创新考察模式,坚持考察方式灵活多样、考察方法不拘一格、考察手段因人而异,为干部精准“画像”。要统筹组织、纪检等部门骨干力量组建考察组,不定期深入一线开展无任用考察,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查阅资料、审核档案、听取履职汇报等方式,多维度了解干部情况,确保干部识得准、察得实。要健全协同联动考察机制,加强组织部门与纪检监察、审计、信访、业务主管部门等的沟通协商,全面评价干部在“平时”与“急时”、“大事”与“小事”中的真实表现,并将信息数据及时更新纳入“无任用”考察信息档案。要坚持既观一时更观一贯,定期开展无任用考察跟踪研判,动态掌握干部的优点强项及不足,并按照“持续关注、重点培养、近期可用”的原则,推动考察由被动“验证”向主动“求证”转变。

明晰“怎么用”,推动考察结果由“浅”入“深”。“考”是基础,“用”是关键。无任用考察归根结底是为选准人、用对人服务的。要建立双向反馈机制,考察结束后,及时将考察结果反馈给干部本人,既肯定成绩增强信心,又实事求是指出不足,助力干部明晰努力方向;同时向干部所在单位反馈考察情况,共同制定干部培养计划,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培养格局。要建立动态跟踪机制,定期开展回访考察,了解干部在不同阶段、不同岗位的表现和进步情况,根据干部的发展变化,及时更新干部信息库,形成“优秀”“称职”“欠佳”三类干部清单,并将无任用考察结果深度融入干部调整、表彰先进、评先评优、职级晋升等工作。对“优秀”干部,及时纳入优秀干部储备库进行重点培养,并适时优先提拔使用;对“称职”干部,及时开展谈心谈话、给予针对性帮助指导;对“欠佳”干部,加强教育引导和帮助提升,经教育仍无改进的,取消其提拔重用资格,当年度不得评先评优;对不能胜任岗位的干部坚决予以调整。(云南省巧家县委组织部 邱有昆)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