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市发展实现了新型城镇化水平和城市发展能级、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宜业宜居水平、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水平、生态环境质量的大幅提升,取得历史性成就。这背后,离不开全体党员干部从小事做起,从铺垫之事做起,攻坚克难、久久为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用实干书写担当。
铺垫之事,如一滴水,虽不起眼,但一滴接着一滴、积蓄势能,终可汇成江海。纵观我们取得的成就,都是一代代共产党员携手群众,敢于牺牲、甘于奉献,踏踏实实的做着一件件铺垫之事,一点一滴积累而来。然而,现实中仍有部分党员干部不愿做铺垫之事,或视其为“为他人做嫁衣”,内心充满得失计较,或认为成绩不够凸显,不值得付出努力心血。这种短视与偏颇,实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眼前不见长远。铺垫的价值,不在转瞬即逝的点滴浪花,而在奔涌不息的涓涓细流,不在光芒闪耀的当下舞台,而在泽被后人的长远基业。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不愿做“铺垫”之人,究其根源是政绩观出现偏差。如将个人政绩与集体政绩割裂,将私利置于公义之上,铺垫之事自然沦为“徒劳事”“无用功”。但质变需要量变的积累,成就的取得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源于坚定信念和不断尝试。当前,正在进行的铺垫性工作,或不能立竿见影、成效显著,但肯定会成为未来发展的“奠基石”。正所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党员干部唯有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厘清短期成效与长远利益、个人得失与集体政绩的关系,甘于做“铺垫”之人,常怀奉献之心、发扬务实之风,多做微小之事、积累之事,方能使党的各项事业推进有序、蓬勃发展。
彰显“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功成不必在我”是胸怀格局、境界担当,“功成必定有我”是铺路奠基、传棒接力,两者相辅相成、一体两面。具体到实际中,就是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铺垫之事。在开拓事业之初,当有“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大胆突破,勇于填补空白,攀登未知高峰。积累沉淀之时,需耐得住“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寂寞,恪守本职、脚踏实地,于平凡事务中点滴积累,孕育非凡可能。查漏补缺之际,莫以事小而不为,而要“致广大而尽精微”,注重细节,既谋全局也谋一域,为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