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在防汛抢险救灾一线考察识别干部

幻灯片-人民论坛网评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在防汛抢险救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指出,要在防汛抢险救灾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把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的表现作为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洪水奔涌之处、群众受困之时,正是组织部门近距离观察干部的显微镜与透视镜。把考察识别干部的考场搬到风口浪尖,考的不仅是干部的担当,更是选人用人的指挥棒。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雨情汛情叠加,险情灾情交织。能不能在最短时间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要求转化为守护大堤的钢铁意志,能不能把“不亡人、少伤人”的底线思维落实到每一户、每一人,关键就看干部。干部是“关键少数”,更是“决定因素”。一个干部的站位,决定一条防线的士气;一个干部的判断,影响一片区域的安危。洪水不会给防汛彩排时间,在防汛抢险救灾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必须舞好干部考核指挥棒,调动激发干部第一时间站出来、顶上去,用政治担当为群众点亮航标灯。

要选出政治上靠得住的干部。干部靠不靠得住,不看表态看行动。政治可靠不是抽象口号,而是危急关头“我是党员我先上”的自觉,是“把群众当亲人”的本能反应。要把镜头对准一线,既看干部对党中央决策部署是否闻令而动,更看群众撤离后干部最后一个离开的瞬间。只有把那些在暴雨中喊出“跟我上”的人挑出来,才能“让党旗在防汛救灾一线高高飘扬”。

要选出工作上有本事的干部。洪水肆虐面前,光靠喊口号堵不住管涌,光有热情筑不牢堤坝,本事体现在做好精准预判、资源整合和群众工作上。要建立“战时台账”,把每一次巡堤查险、每一次应急处置都量化成数据、记录成案例,让“谁能把洪水挡在堤外、把群众送到安全地带、把灾害损失减到最小”变得一目了然,为日后干部考核提供硬核依据。

要选出作风上过硬的干部。作风过硬的干部,往往把“办公室”搬到堤脚,把“会议桌”摆在大坝,问题不过夜、指令不拐弯。他们敢在风口浪尖上拍板,也敢在问责追责时揽责;他们既能和人民群众一起吃泡面,也能在安置点陪老人唠家常。要用好“四不两直”督查、群众口碑评议等办法,真正把“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和“担当作为、担当有为”的干部发现出来、使用起来。只有在防汛抢险救灾一线把作风漂浮的干部调下去,把脚上有泥的干部提上来,才能确保防汛工作链条不断档、责任不悬空。

洪水终将退去,干部考察识别不收尾。在防汛抢险救灾一线考察识别干部,不是一次性任务,而是常态化机制;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鲜明导向。只有让防汛救灾抢险一线成为识别干部的主考场、选拔干部的主渠道,方能在大战大考中锻造出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确保每一次惊涛骇浪来袭时,都有中流砥柱挺身而出。这是对“人民至上”的最有力回答,也是对“干部是决定因素”的最生动诠释。(作者:单晓东)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