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推动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面对时代赋予的重任,广大党员干部需以赤子之心躬身力行,将政策暖意精准送达民心深处,在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的不懈奋斗中,共绘民生幸福新图景。
枝叶关情,以“些小吾曹州县吏”的赤诚厚植为民情怀。 民生从来不是抽象空洞的概念,它凝结于群众日常的“急难愁盼”之中,显现在“一枝一叶”的细微关怀之上。从“一老一小”的照护之忧,到教育医疗的公平之盼;从就业收入的稳定之需,到居住环境的改善之愿,皆是民生的具体注脚。党员干部当以此为镜鉴,常思“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将“人民”二字铭刻于心、践之于行。唯有脚步向下、扎根基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倾听最真实的民意,感知最真切的冷暖,方能找准服务发力点,将组织的温暖精准滴灌至民心田垄,真正让政策红利转化为群众触手可及的幸福质感。
实干为要,以“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勇毅破解民生痛点。 党员干部需紧扣岗位职责,在提升物业服务质效、织密社会保障网络、筑牢安全稳定根基等关键领域精耕细作。要勇于破除阻碍政策落地的“绊脚石”和“拦路虎”,敢于直面群众反映最强烈、需求最迫切的突出问题。聚焦教育、就业、医疗、养老、托幼等民生关切,多推出如优化社区养老助餐服务、拓展普惠托育资源、提升基层诊疗能力等群众所思所盼的务实之策,以钉钉子精神将民生痛点、堵点逐一疏通化解,使之蝶变为彰显治理效能的璀璨亮点。
量力笃行,以“审度时宜,虑定而动”的智慧把握民生尺度。 民生改善是永恒课题,尤需“尽力而为”的决心与“量力而行”的清醒并行不悖。“尽力而为”,是担当使命的坚定态度,要求我们以最大热忱攻坚克难,确保惠民政策落地生根,防止民生承诺在“深水区”前踟蹰不前;“量力而行”,是尊重规律的科学方法,警示我们杜绝脱离实际的“拍脑袋”工程和寅吃卯粮的“透支”行为。党员干部应当立足现实国情与发展阶段,精准评估需求与可能,在政策制定与项目实施中统筹兼顾当前急需与长远发展。唯有如此,方能一步一个脚印,办好那些打基础、利长远、惠百姓的实事,让每一份民生投入都经得起历史检验,使发展成果的共享更可持续、更为深厚。
保障和改善民生,兜牢兜实群众“幸福底线”,是惠泽当代、奠基未来的宏伟事业。广大党员干部唯有永怀赤子之心、激扬实干之志、秉持科学之策,方能在回应群众殷殷期盼的时代大考中,以滚烫初心与扎实作为,奋力书写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民生高分答卷。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政府郭溪街道办事处 林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