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遵循规律走好成长路

年轻干部的成长犹如树木参天,有其内在规律与必经风雨。需从思想引领、制度保障、环境营造三方面协同发力,为年轻干部健康成长铺设遵循规律、务实笃行的正道。

筑牢思想根基,以“初心定航”破“功利心态”。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年轻干部培养全过程,通过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年轻干部从革命先辈“舍身为民”的事迹中感悟初心使命;通过常态化基层实践锻炼,安排他们参与乡村建设、信访维稳等一线工作,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中深刻理解“干部的价值在干事,而非当官”。要用好榜样引领的“活教材”,选树一批扎根基层、实干担当的年轻干部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诠释“在其位谋其政”的职业操守,引导他们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最高标准,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中收获成就感,从根本上摒弃“走捷径”的浮躁心态。

完善考核机制,以“实绩说话”破“急功近利”。制度的刚性约束是引导年轻干部树立正确成长观的关键。要健全以实绩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既看显绩更重潜绩,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显性”成果与民生改善、基层治理等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同等考量,对长期扎根艰苦地区、默默奉献的年轻干部给予政策倾斜,在评优评先、选拔任用中增加其权重。要打破“唯年龄”“唯资历”的晋升壁垒,建立“能上能下”的动态调整机制。对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年轻干部,不拘一格大胆使用,让干得好的有奔头;对工作作风漂浮、急功近利的,坚决不予提拔,必要时予以调整岗位,让干得差的没“市场”。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让年轻干部深刻认识到,只有实打实的业绩才是最硬的“通行证”。

营造成长氛围,以“厚植沃土”破“速成焦虑”。年轻干部的成长需要精心培育的“沃土”。组织上要主动搭建广阔的干事平台,为关键岗位或重点培养的年轻干部配备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或业务专家作为“成长导师”,开展精准帮带。要把年轻干部放到改革攻坚、抢险救灾等关键岗位“墩苗”历练,既压担子,安排他们牵头负责具体项目,在实践中练本领;也给平台,提供学习培训、交流轮岗的机会,帮助他们拓宽视野。同时,要拿出“静待花开”的耐心,不急于求成,允许年轻干部在组织的指导下于实践中试错成长,既指明努力方向,也传授工作方法。对那些出现思想偏差苗头的年轻干部,要及时通过常态化谈心谈话加以引导,帮助他们端正认识、校准航向,让“沉下心来干实事、久久为功谋发展”成为年轻干部的自觉追求。(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委组织部 关梅)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