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以来,民和县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以“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为抓手,以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统揽,立足职责定位,主动担当作为,从政治监督固本、融合监督赋能、正风肃纪夯基、整治群腐突破、监督机制创新等五个维度协同发力,坚持久久为功,不断提升派驻监督质效,以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新成效为推进民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持续守牢政治监督首责,在护航中心大局上展现新担当。聚焦“国之大者”把准监督方向,围绕筑牢政治忠诚,监督督促派驻单位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锚定落实政治任务,制定靶向清晰、动态更新的政治监督清单,聚焦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精神,聚焦党中央、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和中央纪委、省市纪委工作安排,紧盯乡村建设、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加强政治监督,坚持清单化管理、台帐化落实,盯重点、抓要件、督关键,以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确保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截至目前,派驻纪检监察组列席驻在单位党委(党组)会议64次,提出工作建议66条。
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在贯通融合监督上实现新突破。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必须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持续深化构建新时代纪检监察监督格局,按照“切口小、发力准、操作性强”的原则,在强化专项监督、做深日常监督上精准施治、靶向发力,推动派驻单位党风政风持续好转。坚持抓行业、带系统,抓好监督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不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密切关注派驻单位”四风”隐形变异问题,持续查纠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问题,锲而不舍推动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落细落实落到位。今年以来,组织开展专项监督检查37次,发出《工作提示》13份。
持续健全同查同治机制,在强化正风肃纪上呈现新作为。牢固树立“办案是最有力最深入监督”理念,盯住重点事、重点人和重点环节,严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断拓宽信访投诉举报渠道,打造智慧监督平台和实施大数据监督建模运用,不断加大事前预防和案件查处力度,坚决清除“蝇贪蚁腐”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深化监督的震慑效应。强化“制”的关键,坚持“当下治”与“长久立”相结合,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治,坚持查处一起案件、推动解决一类问题,督促发案单位完善制度体系、强化制度执行,形成规范缜密的制度约束,释放监督治理效能。推动派驻单位纪律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将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融入监督全过程,不断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接受监督中形成遵规守纪、廉洁从政的自觉。截至目前,派驻纪检监察组通报典型案例14起,开展节前廉政谈话136人次,立案14件21人,制发《监察建议书》8份。
持续推动群众实事办理,在深化集中整治上凸显新成效。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深刻认识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督促派驻单位将其作为重要任务常态化抓,聚焦群众实事办理,切实让老百姓可感可及。同时,立足“监督再监督”职责定位,固化成效,补齐短板,持续加力,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关于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部署要求,聚焦常态化扫黑除恶、医保基金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殡葬领域腐败乱象等群众普遍关注民生痛点难点和实事,持续加大监督检查、约谈提醒、线索核查、案件查办等工作力度,督促严格落实主管责任和监管责任,坚持抓本级、带系统、促基层,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切实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2025年,共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77个。
持续创新智慧监督模式,在提升监督效能上打造新引擎。深刻把握“两个仍然”的重大判断,面对复杂多变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创新智慧监督模式,积极探索“大数据+监督”新模式,充分利用智慧监督大数据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优势为监督工作赋能,探索构建派驻纪检监察组数字化监督平台,整合各类监督资源,通过数据比对、异常行为碰撞分析等手段,精准发现潜在问题线索,实现监督信息的集中研判、智能分析和事前实时预警提示,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深入推进全员培训、实战练兵,积极组织派驻纪检监察干部参加新技术、新业务的学习交流活动,持续提升纪检监察干部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不断健全深学习、实调研、抓落实工作机制,锤炼“严实深细敏”过硬作风,发扬斗争精神,主动担当作为,着力打造学习型、专业型、实干型派驻纪检监察组。(王金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