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社会治理 > 乡村治理 > 正文

青海省大通县桥头镇:纠纷一站解 “独奏”变“合唱”

——桥头镇“兰梅工作室”投入运行绘就解纷新“枫”景

近年来,青海省大通县桥头镇在推进基层治理从“有诉必办”向“未诉先办”转型升级的实践过程中,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主线,深度践行“枫桥经验”,依托“调解能手”谢兰梅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的工作经验,探索打造“兰梅工作室”,构建起“有诉必办”高效响应、“未诉先办”主动服务的“1+4+N”双轮驱动模式,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治理的跨越,推动矛盾纠纷调解“独奏”变“合唱”,绘就桥头镇解纷新“枫”景。

mmexport1753919970724

阵地融合打造“终点站”。桥头镇整合多方资源,打造占地240平方米的“兰梅工作室”暨现代化综合矛调阵地。在此基础上,优化“红黄绿”三级分类办理机制,对群众诉求精准分类、分级处置。红色代表紧急重大问题,立即启动快速响应通道;黄色为一般协调类问题,明确责任部门限时处理;绿色是简易问题,当场办结。通过科学分类与高效处置,实现群众从“多门奔波”到“一门解纷”的转变,让工作室成为矛盾调处的坚实“终点站”。

mmexport1753919979900

双重机制织密“解纷网”。为了及时准确地发现群众诉求、矛盾隐患,“兰梅工作室”建立完善了“未诉先办、有诉必办”双重机制。以坚持“大数据+铁脚板”为工作原则,依托“一张办公桌进小区”“有事找书记”“有事找社区”“AI智慧问办”等载体,收集民诉民求,做到简易问题当场解决,协调类问题、紧急问题按照时限转派至镇相关科室或协调各相关部门联动解决,着力实现“未诉先办”主动出击、防患未然的目标。同时,依托12345便民热线、书记信箱等渠道,接收群众诉求,分类采取一站办结、联合办理等针对性措施,提高诉求办理效率,“有诉必办”快速响应,高效解决的成效逐渐显现。截至目前,“兰梅工作室”共办理完成“未诉先办”诉求112件,办结率100%;办理完成“有诉必办”诉求件606件,响应率99%、解决率97.6%,满意率98.8%。

点评考评推动“更优解”。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治理效能,工作室建立完善的点评考评机制。一方面,通过大厅“红黄绿”三色板实时公示诉求办理进度,让群众直观了解问题处理情况;设置“群众吐槽墙”,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另一方面,定期召开问题研判整改分析会,对群众反馈的意见进行梳理整合,组织相关人员深入讨论,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持续改进工作方法和服务水平。同时,镇党委政府以定期听取工作室工作汇报、现场督察的方式强化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确保工作室规范、高效运行。

未来,桥头镇将持续深化“兰梅”品牌建设,不断优化“有诉必办”与“未诉先办”工作机制,进一步建强四大功能室,充分发挥“有事找书记”“有事找社区”“书记信箱”“AI智慧问办”等平台作用,构建协同高效、多元共治的矛盾调解新格局,推动“兰梅工作室”从矛盾化解“终点站”升级为党群“连心桥”,让“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镇、难事不上交”成为基层治理新常态,为社会和谐稳定注入强劲动力。(韩成芳)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