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锐评 | “小窗口”绝非“生财道”

幻灯片-人民论坛锐评1

7月21日,《人民日报》刊发的《服务窗口不是谋私“后门”》一文指出:今年4月,有群众反映辽宁鞍山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立山分中心个别窗口服务质量差,排队时间长,疑似存在违规插队问题。立山区纪委监委立即成立核查组,直插现场,调查发现,窗口工作人员李某开了“后门”,让当地房地产中介人员插队办业务,李某还收了中介人员的小额转账红包。

“小窗口”是为民服务“大平台”,一头连着群众,一头接着政府,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与群众的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窗口工作人员的作风,直接形成群众对政府的第一印象,直接关系到群众对政府的信任与评价。鞍山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立山分中心的个别人员纪法意识淡漠,将为民服务的窗口异化为个人谋私的“后门”,性质恶劣,影响极坏。

近年来,随着“放管服”改革的大力推进,“一窗通办”、“一站式”服务、“好差评”制度等举措,有效提升了服务水平。越来越多事项,不仅实现“最多跑一次”,甚至可以“一趟不用跑”,服务效能大大提升。同时要看到,当下服务窗口的顽疾虽然少了,但未完全消失,仍当警惕。

“小窗口”本应为民服务,为何成了个别人的敛财之“窗”?在上述案例中,中介“公关”成功,频频插队办事,群众正常办事就慢了。进一步说,本该是分内的职责,却成了“收钱办事”,这种风气若形成“潜规则”,就会带偏整个社会风气。

论金额、情节,窗口工作人员的腐败,或许只是“小儿科”。但看似波澜不惊的“窗口腐败”,却往往能引起群众的强烈反应。老百姓“苦蝇贪久矣”,各类窗口与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密切相关,每个人都绕不过去。如果这里面滋生腐败,甚至成了腐败的渊薮,每个人都会深受其害。个别窗口存在的“弹簧门”“旋转门”,群众办事遭遇的“冷硬横推”“吃拿卡要”,败坏的不只是“窗口形象”,侵害的是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蝇贪成群,其害如虎。“窗口腐败”虽是个别现象,但站在民心向背、国家兴衰的高度去认真审视,下决心对其根治非常必要。治理“窗口腐败”,须以零容忍的态度,发力纠治存在的问题,绝不能小看“吃拿卡要”“花钱办事”给公平正义带来的伤害。这正是整治“窗口腐败”的题中应有之义。

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窗口工作人员要端正思想态度,发扬“勤快严实精细廉”的作风,坚守作风建设底线,用亲民的服务态度,让群众在办事过程中感受到政务服务的温度。同时,各地区各部门要以更实举措,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少跑马路、多走网路”,资料减少、程序减少、服务优化,全天候、全流程服务,不断促进服务质量提升。强化对工作人员的监管,建立更加灵敏的监督举报反应机制,对发现的问题必须“零容忍”,露头就打,绝不手软。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窗口工作人员只有坚守作风建设的底线,将初心、热心、尽心融入工作中,才能在窗口这一方小天地里,书写为民服务大文章,用作风之“正”,铸就窗口之“光”,照亮服务群众之路。

[责任编辑:王卓怡 曲统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