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深化推进,各地陆续交出作风建设新答卷。然而,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必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因此,要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常抓不懈,持续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努力在新征程上谱写作风建设新篇章。
筑牢思想根基是永恒课题。作风建设本质上是党性锤炼的过程,必须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终身必修课。要推动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度融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嵌入日常组织生活。要坚持原原本本学、融会贯通悟。尤其要着力克服“前紧后松”问题,通过定期开展“政治体检”、组织专题研讨等形式,引导党员干部深刻把握“铁规矩硬杠杠”的政治意蕴,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
教育成效如何,关键看问题解决了多少。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最忌“马放南山”,尤需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向顽瘴痼疾亮剑。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如文山会海反弹、督查检查过频等形式主义新变种,要开展专项整治;对隐形变异问题,要露头就打,高标准、严要求抓好整改销号。整改过程必须敞开大门,通过设置群众监督岗、开展满意度测评等方式,让整改成效经得起群众检验。唯有真查实改,方能取信于民。唯有将问题清单变为成效清单,才能让群众触摸到真变化、感受到真温暖。
作风建设贵在坚持,难在长效。推动学习教育持续走向深入,更需做好“当下改”与“长久立”的结合文章,及时将好经验、好做法固化为制度成果。比如,可建立作风问题预警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研判“四风”新动向;可明确会议文件“硬杠杠”,不断推动为基层减负工作走深走实;可健全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推动调查研究常态化等。要特别注重制度执行力,对顶风违纪行为实行“一案双查”,既追究当事人责任,也倒查制度漏洞,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只有制度笼子越扎越紧,制度规矩常抓常新,才能真正管出习惯、抓出成效、化风成俗。(作者:袁鸿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