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把基层减负转化为可感可及的治理效能

幻灯片-人民论坛网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让广大基层干部有更多精力抓落实。”身处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应将精力更多投注于察民情、解民忧中。唯有将减负实践锚定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坐标中,通过校准初心、锚定实绩、变革创新,才能从根源上将基层减负落到实处。

基层干部的思想境界与能力作为高低,归根结底源于宗旨意识的强弱。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常思长践为民服务初心,既是责任,也是义务。面对繁杂的任务,基层干部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格局彰显担当作为,将“深入基层一线”化作行动,收集更多“百家言”,长出更多“板凳情谊”。

基层治理不是会议室里的“头脑风暴”,而是街头巷尾的“躬身实践”。基层减负要落地,基层干部应主动创新求变,坚持“一线即战线、实地即课堂”,在“常思”与“长践”中干出实绩实效。要聚焦民生痛点难点,做到关键时刻零缺席、群众急难零拖延、矛盾一线零距离,精准把脉问题根源,深研解题方案对策,以精准直达、管用好用的惠民举措,确保各项工作抓得实、抓得深、抓到位、见真效。无论是修一条便民路、通一渠灌溉水,还是兴一项富民产业、解一桩陈年积案,都要以结果为导向,干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用实实在在的发展变化、真真切切的生活改善,将群众“需求清单”转化为“履职清单”。

基层减负在为基层干部卸下不必要负担的同时,更是为了激励其放开胆子、迈开步子、闯出路子。基层干部应主动拥抱变革,以“不日新者必日退”的胆识主动作为,紧盯科技前沿、理论创新,积极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用智能报表、自动化审批赋能基层事务工作,切实提升服务效能。主动打破“路径依赖”,积极探索治理新方法,聚焦关键环节,优化议事决策流程,创新矛盾化解机制,打通数据共享壁垒。畅通渠道广纳良策,常态化收集群众对减负增效的“金点子”,确保创新举措精准对接实际需求。通过机制重塑和效能提升的创新探索,让基层治理的创新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转化为可感可及的治理效能。

基层减负其效在于“实”,其功在于“恒”。唯有筑牢思想根基、注重实际实效、激活创新动能,才能让基层减负的春风持续吹拂,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的步伐更加坚定。(作者:夏佳琰)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