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以书法之道涵养青年干部成长智慧

书法,这一凝聚五千年文明精粹的艺术瑰宝,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独特标识,更是民族精神的生动载体。其横竖撇捺间流淌的不仅是墨韵,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学。对于新时代青年干部而言,研习书法恰似打开一册立体的成长教科书,在提按转折间领悟为政之道,在谋篇布局中参透处世之要。

书法讲究笔力,教导青年干部从中领悟担当之力。王羲之“入木三分”的笔力,源自“临池尽墨”的执著。书法讲究力透纸背的功夫,恰如青年干部应有的担当精神。在乡村全面振兴的田野间,在改革攻坚的第一线,唯有如书法运笔般沉肩坠肘、脚踏实地,方能写出时代的力作。一些青年驻村书记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的故事,正是这种“逆峰起笔”担当精神的生动诠释。青年干部当以书法家的专注雕琢本领,在经历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练担当。

书法注重结构,启示青年干部从中懂得统筹协调。从《兰亭集序》的行云流水到《祭侄文稿》的错落有致,无不体现着“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布局之道。青年干部身处改革发展的前沿,既要学会“十个手指弹钢琴”的协调艺术,又要掌握“解剖麻雀”的精准方法。青年干部当以书法家的全局视野谋划工作,以工匠师的细致精神落实任务,方能在千头万绪中把握关键,在纷繁复杂中找准突破。

书法追求意境,引领青年干部从中培养高远志向。颜真卿的雄浑正气、苏轼的洒脱超逸,无不彰显着“字如其人”的人格魅力。青年干部既要做脚踏实地的“实干家”,又要成为胸怀天下的“追梦人”。如同书法创作需要“心正笔正”的修为,青年干部更应涵养“不要人夸颜色好”的政治定力,在物质诱惑面前保持清醒,在浮躁风气中坚守本心,将“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融入血脉,把“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扛在肩头。

笔墨丹青写春秋,方寸之间见天地。青年干部当以书法为镜,在提按转折中磨砺担当之肩,在谋篇布局中锤炼统筹之智,在气韵生动中涵养境界之美。让传统文化的智慧之光照亮成长之路,用新时代的如椽巨笔,在民族复兴的壮阔画卷上书写属于青年一代的华彩篇章。      

[责任编辑:李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