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党建引领聚合力 边疆稳固筑防线

——阿勒泰地区积极探索边疆多民族地区社会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边疆治理各方面全过程”。新疆阿勒泰地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强边固防重要论述,聚焦党建引领“关键点”,坚持党政军警兵民“六位一体”合力强边固防,牢牢守护好祖国最西北战略屏障。

织密“固边”体系。阿勒泰地区面积11.8万平方公里,边境线1197公里,占全疆的1/5,占全国陆地边界线1/20,地广人稀边境长,更需要发挥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一是健全组织架构。始终坚持党对边防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形成了“党委把方向、政府总协调、军队当骨干、警方抓治理、兵团作协防、民众为基础”的治边格局,理顺“县(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议事协调机制+乡(镇)党委+边境一线临时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延伸到边境一线。二是建强党员队伍。组建66个边境一线临时党支部,选树628户党员中心户,常态化推动5700余名党员干部服务在一线。实行边境一线发展党员计划单列,在护边员、辅警等边境一线队伍中培养发展党员,打造一支高素质边境一线守边队伍。三是规范组织制度。将党组织覆盖各行业领域,村民小组、边境牧办、便民警务站成为“红色战斗堡垒”。推动“五个好”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规范边境基层党组织活动,组织边境一线临时党支部(党小组)与驻地部队、林管、联检单位等部门党组织常态化联建联动,同上专题党课、轮值主题党日、共过政治生日,推动边境党建业务深度融合。

筑牢“润边”机制。阿勒泰地区地处新疆北部,生活着汉、哈、维、回、蒙等38个民族66.86万人,少数民族占60.9%,是多民族聚居交融之地,也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地区。一是夯实思想根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必学,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各类党员干部主题培训班次必讲、各级各类学校课堂必教,在学思践悟中增强各族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筑牢文化认同。挖掘可可托海“三号矿脉”、布尔津中苏航运纪念馆、吉木乃“通天洞”遗址等历史文化资源,推出电视剧《我的阿勒泰》、话剧《可可托海我的魂》、歌舞剧《意象阿勒泰》等一批民族团结文艺精品,连续六年举办农牧民群众学用国通语舞台剧,把宏大理念转化为鲜活故事以浸润人心。三是促进交融交往。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创建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推动兵地、援疆、军民共建活动,通过各族青少年交流、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旅游促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各族群众全方位嵌入。

创新“兴边”模式。阿勒泰地区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冰雪丝路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北通道重要节点,矿产资源、清洁资源、旅游资源丰富。一是融入发展共致富。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集中力量加大边疆一线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融入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建设”,积极推进全疆优质石英资源保障基地、能源电子新材料生产基地、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全力打造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通过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族群众就业增收致富。二是特色产业助增收。推行“党建+兴边富民”“党建+特色产业”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探索“党组织—龙头企业—基地—牧民群众”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推动村集体经济和边境农牧民“双赢共富”。依托边境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民俗文化资源,开发春秋转场游、牧区游、边境游等系列文旅融合项目,支持边境群众发展“小客栈”“小作坊”“小门面”“小菜园”等特色产业,发展驼奶、牛羊肉等特色畜产品,推动农牧民群众持续增收。三是提升服务助发展。从边境群众实际出发,依托牧办、边境警务站设立“石榴籽”服务站,为转场牧民提供休憩、洗澡、医疗、理发、购物、修理等10项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组织农牧林水、教育卫生、文化法律等各领域专业人才,成立80余支党员服务队,指导和帮助边民做好接羔育幼、春季防疫、农机修理、加工经营等服务培训,边境地区党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夯实“稳边”根基。阿勒泰各族人民有着爱国戍边、保家卫国的光荣传统,社会大局持续稳定,荣获2017-2021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荣誉。一是突出法治建设。妥善处理秩序和活力的关系,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法治联合体工作,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攻坚,依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执法司法质效和公信力“双提升”,各类市场主体法治获得感更足。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平安阿勒泰、法治阿勒泰建设实现新提升。二是建强治理平台。扎实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坚持党建引领贯穿全过程、各方面,政法书记担任综治中心党支部书记,整合信访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等资源力量,依托社会治理综合服务平台,推动矛盾纠纷化解更高效,治安防控更精准。三是加强源头治理。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矛盾纠纷化解率99.3%。成立新时代“乌伦古经验”研究院,举办边疆社会治理现代化研讨会,赋能边疆社会治理。“乌伦古经验”入选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优秀案例、“第五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作者:纪松,系新疆阿勒泰地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教育工委书记)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