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为境外非政府组织提供更加规范法治环境
在回答外媒记者提问时,傅莹介绍了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草案的相关情况:法律草案的全文在广泛征求意见,不光是征求国内方方面面的意见,也注意听取了境外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外国机构的意见。
傅莹说,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是一个很活跃的群体,数据显示,现在中国已经有7000多家,主要是在环境、科技、教育、文化等很多领域,给我们带来有益的经验,也带来了资金。
“现在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规范这个领域的活动,我们需要在法律当中明确哪些行为是违法的、禁止的,主要就是要提供一个更加规范的法治环境,而不是阻止或限制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有益合法的活动。”

7、较完整监督链条已经形成
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监督方式上的提问,傅莹表示,这些年有很多创新和努力,目前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监督链条。
通俗讲就是六步曲,第一步,要选题,要选择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国家发展当中的急事、大事、难事。第二步,进行检查,要通达执法的各个环节,要全面地了解一部法律的实施情况。第三步,要向人大常委会报告,而且报告当中不回避问题,实事求是。第四步,进行专题询问,邀请国务院的领导、部门的负责人来和人大常委会的成员面对面讨论,形成共识。第五步,解决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要求,比如改进体制机制、提出新的政策措施。第六步,我们提出之后,还要听相关部门的反馈报告,看看做得怎么样,有哪些改进。这六步环环相扣,形成一个比较好、比较有效的监督链条。
8、反腐败没有死角
关于反腐,傅莹表示,治理贪腐是现代国家治理当中的重要环节,三年来大力反腐败,成效显著,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反腐败没有死角,包括全国人大和各级人大,只要有人大代表涉嫌违纪违法都应该面对纪律的审查或者法律的审判。
2015年重点是刑法修正案(九)当中强化了反腐败的内容,今年的重点准备修订行政监察法。在国际方面,正在制定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人大常委会也已经批准了与51个国家有关刑事司法协助的双边条约。另外,中国还是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缔约方,将和其他缔约方一起加强这方面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