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首页 > 杂志 > 国家治理 > 第17期 总第 41 期 2015年5月7日电子版上线
往期回顾: 查看
治理观察

生态金融:国家治理转型的交集

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在这一过程中,金融在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作用愈加受到重视。“生态金融”,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被提出。作为横贯生态治理和金融治理两大领域的制度安排,“生态金融”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被寄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重望。 生态金融兼具金融生态和绿...

前沿理论

以产业布局调整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当前,中国经济正步入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在新常态的四大特征中,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分别对应经济增长、结构转换和技术进步,它们是经济发展的永恒话题。其中,动力问题最为关键,无论是保持中高速增长,还是主动调结构、应对经济社会风险挑战等,都需要有充足的发展动力。目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几乎都与新旧动力引擎转...

基于全球创新链的中国产业发展新动力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与贸易环境的变化,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欧盟提出“再工业化”以重振经济,经历国际金融危机,回归工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发展共识。就其实质来看,发达国家提出的这些战略与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广的“两化融合”战略大同小异。某种程度上说,新一轮工业革命或许对于中国制造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也可能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中国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重构与提升

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 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浦东开发开放、及至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主要是发生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领域,发生在低端制造业加入全球价值链(GVC)进行国际代工的过程中。我们把基于GVC的制造业增长模式,称之为传统的经济全球化。这种经济全球化有几个基本特征:利用廉价的生产要素进行国...

国际分工视角下中国工业的新定位

工业强则国强,尤其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全球化时代,每个国家的工业发展都受制于外部发展环境。得益于上一轮全球化进程,中国充分调动本国的要素资源——劳动力价格优势、资源的价格优势等等,一举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也正是因为中国融入了全球化进程,2008年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给中国工业发展带来两个重大挑战:一是世界市场需求的萎缩(表现为中国外贸增速的放缓)...

治理之道

小农户如何提升规模经营水平

从2013年开始,江苏射阳县推行“稳定地权、协作经营”的农业规模化生产方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据笔者初步调查,2014年,射阳县试行这种生产方式的耕作区域,小麦产值/成本比率增加约192%,稻谷产值 / 成本比率增加约30%,农业竞争力显著提高。 “稳定地权、协作经营”模式六大特点 “稳定地权、协作经营”的核心特点是土地不在农户之间流转,通过生产经营协作实现规模化经营...

政治生态治理的探索与实践

自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来,中共鄂州市委逐步加快了治理政治生态的步伐,并在当前取得了初步成效。 聚“正能量”,提“精气神” 激发聚合有利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各种正能量,是治理地方政治生态的基础。首先是讲政治,正纲纪。古人云:君子为国,正其纲纪,治其法度。正纲纪,首先要讲政治。鄂州市委按照为人民办事、对人民负责、向人民报告、让人民满意的“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