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首页 > 杂志 > 人民论坛 > 第1月上期 总第 776 期 2024年1月16日电子版上线
往期回顾: 查看
论坛特稿

学习毛泽东同志深厚的人民情怀

【摘要】202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毛泽东同志的一生始终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奋斗,始终把为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最崇高的使命,始终在忠实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毛泽东同志至亲至爱对人民的崇高精神风范已融入亿万中国人民的心灵和血脉,化作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在不懈奋斗中,我们党赓续毛泽东同志深厚的人民情怀,任何...

特别策划

乡村振兴新力量

人才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近期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着力培养一批乡村人才,育好用好乡土人才,引进一批人才,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

乡村振兴中的青年力量

【摘要】当前,“洄游”青年正活跃在中国大地上的千村万寨中,他们既具有一定的职业经验和社会关系网络,又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术,是乡村振兴的新生力量。青年返乡在行业分布以及总体占比方面依然偏低,尚未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和较为成熟的模式,个案对行业或者村庄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仍不明显。如何激发“洄游”青年的返乡意识,动员多方力量共同助力青年发展,是一个需要持续关注并...

新型农业经营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摘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既要体现中国特色,立足我国国情,更需要在强人才上下功夫。着力打造包括新型职业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农人在内的强大的新型农业经营人才队伍,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营造退休人员回乡服务的良好社会环境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在我国的发展蓝图中正逐渐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与重要性,九部门联合发布的《“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实施方案》通过鼓励退休人员回乡服务,更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退休人员对家乡的热爱和归属感使得他们更愿意投身乡村建设,他们在各自领域积累的知识和技能为农村经济的增长注入新动力。鼓励退休人员回乡服务,必须分析制约退休人员回乡服务的因素,进而寻...

“新乡贤”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摘要】乡村振兴是国家的重要战略,其中人才是关键。政府鼓励“新乡贤”回乡参与乡村振兴,缓解乡村振兴人才短缺的难题,具有重要意义。“新乡贤”作为传承乡村文明的重要力量,通过长期定居、短期服务、项目投资、返乡创业等参与乡村振兴;在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引领乡村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有效治理、提升乡村服务水平等领域有充分发挥作用的空间;地方政府通过为“新乡贤”提供温...

乡村振兴“领头雁”的培育与动力激发

【摘要】乡村人才发展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乡村产业振兴需要依靠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相适应,能够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系统培育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是化解乡村产业内生发展困境的有效方案。通过对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的系统培育,引导产业振兴带头人带动乡村人才振兴,充分发挥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带动“群雁”的主力军作用,激发产业振兴带头人的内生发展...

新时代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建设

【摘要】干部队伍是乡村振兴工作的直接推动者、组织者、实践者,是推动党的“三农”政策落地生根的中坚力量。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应从制度上、思想上发力,从“选、培、管、用”四个环节入手,打造干劲足、实力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强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关键词】乡村振兴 ...

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摘要】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把握好人才这个关键因素,确保人才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住,亟需全面了解乡村人才振兴的现实难题及原因,并深入探索破解之道。需聚焦乡村人才发展环境和引进、培育、留才各个环节,形成全面系统、科学合理的方案和举措,补齐乡村振兴人才短板,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关键词】乡村振兴 人...

热点透视

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思想引领和行动指南

【摘要】科学理论彰显真理力量,伟大实践展现思想伟力。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突出了文化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时代方位

【摘要】以历史、现实与未来贯通,国内与国际融通的眼光系统审视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可以发现,其承担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使命,面临着在“两个结合”中推进文化建设的新任务,正处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新坐标。置身人类历史长河,以话语变迁为切入点,能够帮助我们全方位探究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时代方位与丰富内涵,不断开拓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

“第二个结合”达到的新高度

【摘要】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第二个结合”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

调查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发展新特点调查

【摘要】在青年人口结构变化、零工经济兴起、青年群体内部差异性增强等综合影响下,新生代农民工在群体样态、群体需求、群体意识、群体行为等方面呈现出新特征。通过对该群体进行两次全国范围的问卷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发展具有五方面的特征:群体比例逐年递减,务工年龄不断提高;城市定居意愿强烈,家庭迁徙现象增加;就业“脱实向虚”,身份向新型产业从业者转变;生活方式不...

流动儿童调查:典型特征与保护体系建设

【摘要】流动儿童工作既是当前各级政府兜牢守稳民生保障底线的痛点难点,也是持续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切实提升人力资本的关键抓手。基于近期对我国十个典型城市4352名9-16周岁儿童及百余名利益相关人的实证调查,研究发现我国流动儿童具有婴幼儿阶段集中迁移、区域中心城市广泛聚集、返乡意愿低、家庭照顾稳定化以及亲子关系相对和谐等五个典型特征。同时,流动儿童面临的...

理论前沿

人工智能开启创新发展新时代

【摘要】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人类将不再满足于肌肉力量的突破与超越,而是致力于大脑智慧的拓展与延伸,以创意和创新的力量,取代传统发展模式,进而实现“指数级增长、数字化进步和组合式创新”。发挥人工智能发展优势,助力中国人工智能不断成长,避免人工智能“成长烦恼”,方能不断深化对人工智能内...

人工智能:一项战略性技术的应用及治理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是引领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在重塑人们对国家安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理解。快速发展中的人工智能也隐藏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引发社会安全风险,甚至带来国家之间的竞争冲突升级。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国际体系转变、影响国际关系走向的关键技术力量,我们需要从战略高度来看待人工智能的作用,充分认识其可能带来的机遇和风...

青年话题

青年消费与储蓄的行为特点分析

【摘要】消费还是储蓄,表面上属于相互制衡抑或对立的负相关选择,但在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发展重要力量的背景下,从长远而深层的意义上两者其实具有正相关关系。当前,网络新生代不仅具有强烈的消费欲望,也具备很强的储蓄意愿。网络新生代具备学习型消费者的特征,这一特征由其成长过程的社会化学习与互联网技术化学习的同步所决定。正是在两种同步进行的学习中,网络新生代既能够像...

年轻人理财观念及行为的转变与特点

【摘要】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市场日益多元化、复杂化的今天,居民理财的需求和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尤其是在年轻人群体中,理财的互联网化、社交化和娱乐化等特征日益明显,展现出年轻人对理财的热情、创新和多样性。近年来,青年群体的理财观念正经历一场深刻转变,从单纯的储蓄思维逐步迈向投资理财的新阶段,由曾经的即时消费逐步过渡至...

青年群体为何流行治愈系文化

【摘要】焦虑成为现代人常见的心理状态。现代社会的不确定性、矛盾性,引发人们的失落感、不安全感、恐惧感、孤独感和对未来不确定的焦虑感,催生了精神内耗。与此同时,网络平台日益扩大的“网晒”文化与自媒体的焦虑贩卖导致焦虑传播链条延伸。面对焦虑“黑洞”,年轻人没有选择逃避,人们通过希塔疗愈、色彩疗愈、水晶疗愈、塔罗疗愈、艺术疗愈等各种手段,进行自我治愈。治愈文...

坚定青年历史自信:内涵与举措

【摘要】随着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历史进程的推进和历史成就的取得,青年逐渐形成了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自信,青年历史自信的内涵不断拓展。坚定新时代青年历史自信,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端正青年的历史认知,在青年中深入开展使命意识教育。 【关键词】青年 历史自信 历史认知 【中图分类号】D432.6 【文献标识码...

党史党建

历史自觉、历史自信、历史主动:唯物史观的中国演绎

【摘要】中国共产党人深刻理解和把握唯物史观,以高度的历史自觉提炼和总结社会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并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了唯物史观从一般到特殊的中国演绎,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历史自觉走向历史主动的过程,也是从实践到认识再回到实践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其历史自信的根本来源,而历史自信一旦形成,也就成为我们从历...

“三个务必”的时代价值与重大意义

【摘要】“三个务必”是从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宝贵经验,揭示了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内在秘诀,彰显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政治自觉、坚定的政治清醒、强烈的政治担当,对我们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新时代新征程上,唯有做到“三个务必”,才能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夺取新胜利、创造新辉煌,努力交出无愧于时代、无...

以伟大建党精神滋养党员干部党性修养

【摘要】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集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信念、政治立场、意志品质和政治品格,是中国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充分体现,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提供精神支撑、树立价值标杆、锚定实践方向。新时代新征程上,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用伟大建党精神滋养党员干部党性修养,需要将其融入到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培育中,深化思想理论认知、完善方式方法、活用关...

文化纵横

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哲学与时代意蕴

【摘要】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先民伟大智慧的结晶,其虽以纪时体系的面目出现,但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却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至今仍发挥着指导农业生产和民众养生去疾的巨大作用。由于天文学是中国文化之源,致使以时空规划所建构的早期知识体系成为一切知识与制度的基础,因此,对二十四节气的探赜将有助于我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 中...

二十四节气彰显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与生命力

【摘要】先哲认为,宇宙是一有规律地运动的体系,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社会的运作,唯有遵从宇宙法则,方能立于不败之地。二十四节气乃是先民基于数千年天文观测而成,是在阴阳历的基础上,对全年的气象、寒暑、雨露、霜雪进一步细化与定位的宇宙秩序,具有“大数据”的意义,藉此对社会生活进行“格式化”处理,使之进入规范、有序的状态,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的作用非同小可。 【...

史海钩沉

古人的浪漫告白:用诗词说情话

【摘要】在中国文学史上,爱情诗词的创作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早在《诗经·国风》中,就有大量以爱情和婚恋为主题的诗歌。其后,来自民间的乐府民歌和文人爱情诗双线交错发展,共同构成了爱情诗发展的主流。在这些诗词中,对爱情生活的各个阶段都有呈现,既有相识时的一见钟情,又有追求和告白时的刻骨铭心,还有热恋中的你侬我侬及婚嫁之后的相濡以沫。此外,还有悼亡诗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