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社会治理 > 乡村治理 > 正文

龙泉驿区:创新构建“11N”治理模式为老旧小区治理持续注入动能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进一步明确了老旧小区改造和治理的重要性。成都市龙泉驿区自2015年启动改造工程,十年间累计完成254个老旧小区改造,探索形成了“11N”治理模式,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民主协商为路径,以分类治理为手段,同步提升老旧小区改造与治理质效。该改造工程入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更新十大区域典范案例。

微信图片_20250521153837

龙泉驿区十陵街道宁江社区“宁江夜话”活动现场。

围绕“一个核心”  凝聚老旧小区治理最强向心力

龙泉驿区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老旧小区改造和治理全过程,通过实施党组织体系筑基行动,在辖区内全覆盖构建“社区总网格党委、一般网格党支部、微网格党小组+专属网格党组织”的“3+1”组织体系,优化调整形成“125个总网格+975个一般网格+2231个微网格”的网格党组织体系,建成小区(网格)党群服务站275个,制定小区(网格)党组织与小区(网格)治理重点职责清单、赋权清单,推动小区和网格党组织深度融合,以党建引领统筹推进老旧小区硬件改造和机制建设,有效提升老旧小区治理质效。

例如,在十陵街道宁江小区,龙泉驿区通过抓实小区物业党建,依托小区物业中心成立了物业党支部,搭建起“宁江夜话”协商平台,成功实施“宏观改造+微观更新”工作计划,完成了基础设施升级与环境整治,有效破解了宁江小区长期面临的治理主体缺位、管理杂乱等治理难题。在西河街道舒欣佳苑小区,龙泉驿区抽调社区党委骨干等成立了第八临时党支部,发动居民成立小区环境与物业自治委员会,将小区治理决策权、监督权交还居民,小区业主满意度大幅提升,物业费缴纳比例从40%升至98%。

微信图片_20250521153841

龙泉驿区龙泉街道滨河北路11号院改造后现场图。

践行“一个路径”  树立老旧小区治理最准风向标

在老旧小区改造和治理过程中,龙泉驿区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以人本需求为导向,推广社区、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居民代表等主体“五方联动”协商议事制度,建立街镇、村(社区)、小区(院落)“三级联动”议事协商机制,打造小区议事阵地501个,坚持改造前问需于民形成共识,改造中问计于民达成共建,改造后问效于民实现共评,形成群众主动参与、积极支持的良好氛围。

例如,在实施龙泉街道滨河北路11号院的改造工程中,龙泉驿区指导街道、社区通过走访、问卷、座谈等形式广泛收集居民诉求,在实地勘测后将该院落的改造定位为“适老花园”,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入口人车分流、电梯安装、活动节点无障碍到达等细节。“以前我们这里连休闲场所都没有,如今改建了花园,孩子有玩耍的地方,老人们也有休闲的去处。”滨河北路11号院的居民李女士说。

微信图片_20250521153843

龙泉驿区大面街道东洪社区开展老旧小区治理居民意见征集。

坚持“分类治理”  规划老旧小区治理最优路线图

龙泉驿区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各小区人群构成、资源禀赋、问题诉求等实际情况,建立“一社区一品”“一小区一策”,将以人为本理念和精细治理逻辑落实到老旧小区改造和治理全过程。

在龙泉街道长钢小区,充分发挥小区带头人作用,招募有意愿、有情怀、有能力的热心人士成立小区自管小组,制定垃圾清扫、环境治理等九项工作条例,实现老旧小区从“无人管”到“自治管”的破局蝶变。

在大面街道,针对街道整体民生诉求量较多的问题,以街道为单位,统筹实施辖区25个老旧小区(院落)的专项治理,建立“1555”老旧小区(院落)治理工作机制,通过聚队伍、聚民意、聚资源、聚文化、聚品牌“五聚”路径,实施优秩序、优环境、优功能、优服务、优机制“五优”行动,全面提升老旧小区颜值、品质、特质。

在十陵街道天兴小区,针对该小区为“三线”军工企业异地搬迁的老旧小区,小区内退役军人较多的特点,以廉洁文化为抓手,创新实施“1966”工作法,传承弘扬一套军工治家理念、九种军工廉洁家风、六种军工社治家风、六种军工文化家风,完成全区首个智能化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站、廉洁文化长廊等民生服务项目,实现了物业投诉下降30%,居民房屋租金收益上涨15%。

在十陵街道华川小区,针对该小区“老龄化”特点,创新实施“五老四联”共商工作法,吸纳小区内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姐妹、老邻居“五老”骨干258人,促进四邻、四格、四方联动,创新打造“1+N+X”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推动116台电梯加装备案,小区加装电梯数位居全市第一,荣获成都市老年友好型社区等多项荣誉称号。

在洛带镇,针对辖区内53个老旧小区(院落)已全面完成基础设施更新维护,但治理水平还需提升的情况,创新“6544”工作体系,建立找党员、建组织、优机制、强服务、植文化、赋场景“六步工作法”,利用居民筹一点、社区出一点、政府补一点、企业帮一点“四个一点”拓展治理资金筹措路径,实施“五化”行动,完成400余个治理项目,建立“五大机制”巩固治理成效,有效激活老旧小区治理内生动力,相关做法入选“2024年全国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龙泉驿区通过“11N”治理模式,实现了老旧小区“硬件升级”与“软件更新”的同频共振、互促共进,为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鲜活经验。下一步,龙泉驿区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以人为本、分类治理”的工作理念,让老旧小区不仅“改得好”,还要“管得好”,切实以小区之治促城市之变。(成都市龙泉驿区委社会工作部 蒲科岍)

[责任编辑: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