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党建创新 > 党建论坛 > 正文

【党建论坛】在建设干部队伍过程中要统筹好三对关系

党建论坛

2025年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强调,要突出建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领导班子建设,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以正确政绩观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坚决贯彻落实会议部署要求,牢固树立“政治为先、德才兼备,有为有位、实干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着力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为高质量振兴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统筹兼顾“实干实绩”与“人事相宜”。只有把正确的选用标准鲜明树立起来,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有力推进事业发展。把准工作绩效标尺。坚持以事择人、以事选人,以发展论英雄、以实绩论功过、以担当作为定位次排先后,围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大力使用专业素养高、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强的干部,鲜明树立起重基层、重实干、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注重一线调研识别。坚持把深入一线近距离考核作为发现识别干部的有效手段,聚焦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综合运用走访调研、听取各方面建议等方式,直插一线了解干部的“活情况”,精准掌握干部特点、绘制干部“画像”。强化综合分析研判。把年度考核作为对班子和干部的集中“会诊”,综合业绩评估和履职表现,重点考量干部能否把所在的地方管好、建好,面对重大关头、完成重大任务和急难险重任务时,能否立场坚定、勇挑重担,让“考得怎样”真实反映“干得如何”,将考核结果与班子调整配备、干部选拔任用相挂钩,最大限度提升选人精准度和人岗匹配度。

统筹谋划“锻炼淬炼”与“长远发展”。培育年轻干部,要遵循成长成才规律,针对性加强培养锻炼,确保事业发展青蓝相接、后继有人。注重后备力量储备。把年轻干部储备工作作为基础工程、战略任务,用好干部储备培养和使用工作规划,综合运用重点工作“嵌入式”考核、不定期推荐等方式,将政治可靠、成绩突出的干部纳入优秀干部储备库,分级储备35周岁以下年轻干部,分类标识具有财经类、管理类、法律类、农学类等学科背景的专业型干部。拓宽干部交流渠道。把多岗位交流作为丰富干部阅历、激发干部活力的有效手段,根据干部自身的工作状态、履职成效,充分考虑班子结构建设和长远发展,择优调整业务骨干、优秀年轻干部到不同领域开展工作,打破“舒适圈”,锻造“宽肩膀”。深化基层实践锻炼。始终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干部的“大舞台”、检验干部的“大考场”,持续实施干部培养锻炼“青蓝工程”,将提升干部能力素质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及时将“扛硬”的干部选派到“吃劲”的岗位使用,让干部在“不同赛道”淬火历练、锤炼过硬本领。

统筹推进“从严管理”与“正向激励”。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既要敢抓善管、精准施策,体现组织的力度,又要撑腰鼓劲、关爱激励,体现组织的温度。加强干部全面监督。聚焦干部管理监督重点,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年轻干部的监督。健全完善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巡察监督、审计监督、信访监督协同联动,建立信息多方共享机制,实现工作圈和社交圈、八小时之内和八小时之外多方面监督贯通融合。大力推动能上能下。持续拓展“上”的空间,注重面向在乡村全面振兴、信访维稳、经济建设等一线表现优秀的干部给予提拔重用;持续畅通“下”的渠道,对思想上消极、不认真工作、不履行职责、经教育又不改正的,坚决调整退出,始终保持干部队伍“一池活水”。发挥职级晋升作用。牢固树立“择优晋升”的鲜明导向,综合考量干部政治标准、工作实绩,把愿做事、能干事、干成事作为职级晋升的硬标准,将职级资源向在攻坚一线表现突出的干部,尤其是在关键时刻、重大任务面前豁得出来、冲得上去的干部倾斜,让干部有劲头、有奔头、更有盼头,持续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作者:王森,系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