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华,原来名叫李培有!记得,记得!我们是一个大队的。我们驻扎在岱后村时,白天在六十秤、猫头凸等冬闲田上操练、开会、学习,经常在一起,休息时还一起做击鼓传花、老鹰抓小鸡等游戏。他当时年龄较小,但人很机灵,胆子大,作战勇敢,大家都非常喜欢他。”时隔75年,莲都区雅溪镇里东村(现住莲都区宝业宜和雅园5幢503室)今年已94岁高龄的李丁全,回忆起当年的革命生涯时,还能清晰地记起战友李德华革命时期的点点滴滴。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红小鬼”李德华同志的革命历程引起了我的关注。为此,我走访了他的战友、亲友,走访了他战斗和生活过的部分村庄,记录了他生前留下的光辉事迹。
义无反顾 投身革命
李德华,1934年6月27日出生在莲都区雅溪镇雅里村,1943年至1948年在雅里小学读书,1949年1月参加了张之清等领导的处属游击支队,时年15岁。
据李章岳(雅里村人,现居住在市区后甫安置小区11幢,1935年1月出生,1949年1月参加游击队,1986年4月离休)介绍,他大哥李方仁,是早期入党的地下工作者,李方仁以雅溪镇泄下村小学教员的身份作掩护,进行地下工作,宣传进步思想,发动群众,进行“三抗(即抗捐抗粮抗壮丁)”运动。回到村里时,秘密召集村里的进步青年和学生宣传革命思想,发动大家参加革命,村里部分青年都悄悄地参加了革命,有的直接参加游击队,有的开展地下工作,有的当地下交通员。
“我和李德华年龄较小,还一起在小学读书,但大哥秘密宣传时,我们这些小学生也偷偷地在门口旁听,接受了许多进步思想,决心要参加大哥他们的革命队伍。”李章岳说,李德华父亲在村里开了一间代销店,家庭条件在村里属于中上,还盖了三层小楼,在村里人脉广、威信高,思想开明。1947年张之清、陈仿尧和张赛英到雅溪镇岱后村开展党的工作,经常在李德华家落脚,白天隐蔽在他家的楼上。晚上,李德华的父亲带着他们到村民家里宣传党的政策,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发动群众投身革命。李德华则经常在门口为大家放哨。
李德华小学毕业后,他父亲原本还想送他继续上学,可李德华由于受到进步思想影响,坚决要求参加革命,尽管家人和亲戚们做了许多思想工作,让他先上学,但他都不为所动,毅然参加了游击队,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
苦练本领 临危受命
李德华年龄比较小,力气也小,但他肯吃苦,在训练中愿下苦功,刺杀、瞄准、投弹等基本功样样精通,体力、脚力和耐力训练通过加班加点苦练,慢慢跟上了成年队员。同时,通过游击队里的思想教育和政治学习,他很快就从一名学生转变为一名合格的游击队员。
“德华高涨的革命热情,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机警灵活的特点,被游击队首长陈仿尧看中,成为他的通讯员,担任贴身警卫、勤务工作。”李丁全介绍说,陈仿尧是一位老地下工作者,斗争经验非常丰富,经常以收桐油等生意为掩护,在游击区进行侦察敌情、发动群众,宣传革命思想等工作。
李德华在陈仿尧身边学到了很多本领,很快就熟悉了游击区的地下交通站和交通员,学会了怎样隐藏秘密信件、怎样秘密接头、怎样对付国民党军警的盘查和审问等通信员的基本技能,成为一名熟练的地下交通员,许多重要的信件和命令都是通过他传送、传达到各游击区。
1949年3月,丽水、松阳两县自卫队起义,犹如一把利剑刺入敌人心脏,给国民党反动派以沉重的打击,并从根本上动摇了他们在浙西南的反动统治,在浙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但浙江反动势力十分强大,敌人绝不会甘心自己的失败。国民党反动派急忙调集整编十一师(二个团一个营)和浙江省保安团、七个专员公署突击营,共计数千人兵力组成围剿部队,对丽水、松阳一带进行围剿。
胡允孚、陈仿尧带领丽缙永武游击支队二大队运用化整为零、化零为整、声东击西或跳出外围打击敌人等游击战术与敌人周旋,牵着敌人在丽水、武义边境山区绕圈子,敌人几次围堵均被甩掉。狡猾的敌人几次扑空后就改变了策略,连夜跟踪到岱后村,将二大队层层包围。二大队几次突围均告失败,情况十分危险,如果不及时突围,就有全队牺牲的可能。
胡允孚、陈仿尧临危不惧,派李德华去侦察敌情。李德华不怕危险,在夜色的掩护下,顺着包围圈四处侦察,仔细观察敌人的人员和火力。他发现西北方向敌人力量较为薄弱,建议游击队从西北方向突围。陈仿尧当机立断,组织队伍突围。在岱后村村民党员朱荣贵的带领下,悄悄地向西北冲去,敌人被打得晕头转向,游击队大部分队员突出了重围,转危为安。
潜入敌营 侦察敌情
1949年4月,上级指示宣平(当时为处州府辖县)地下党的负责人陈仿尧同志在宣平组织武装,与浙东路南工委书记、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纵队第六支队政委卜明联系,共同配合解放军解放宣平县城。
5月9日,陈仿尧命令武工队长谢陈兴率侦察员潜入宣平城,侦察城内敌人的布防情况。
据李丁全回忆,陈仿尧和谢陈兴经过仔细分析,对侦察工作作了精心部署。李德华同志年龄小,不容易引起敌人的注意,人又机灵,参战热情高,陈谢二人决定派他随侦察员一起行动。侦察员潜入宣平城后,李德华以卖香烟为掩护,靠近驻守在城内的府城、军营、岗哨、碉堡等地侦察敌人驻防和火力配置情况。在城内地下党和侦察员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李德华圆满完成了侦察任务,并将情报及时传递给游击队,为解放宣平城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不久,卜明派在松阳起义的祝更生支队长,率松宣遂游击支队来到宣平城边华塘村与陈仿尧会合。
由于祝更生的部队起义不久,还穿着国民党的军服,被宣平县国民党政府误认为是友军,县长王宋烈正愁城内兵力不足,便派代表请他们进城。陈仿尧和祝更生利用敌人的失误,当即决定于5月9日夜里进城,占领宣平城。
突出重围 飞奔报信
“当时宣平县城周边都被土匪占领,你一个人去报信,一点都不害怕吗?”
“当时心里只有任务,根本顾不上害怕!”
曾受李德华帮助过的朱阳勇,两人关系莫逆,李德华空闲时经常会聊起当年参加革命时的故事。据朱阳勇回忆,李德华曾讲起过他从宣平突出重围,飞奔到丽水传递情报的事。
解放后一段时间,宣平县的社会治安还很混乱,在19个乡镇中只有4个乡镇被新政府控制,大部分乡镇还是被土匪控制。他们随意打劫杀人,百姓苦不堪言。当时,土匪头子邢小显的结拜兄弟、土匪头目徐杰被我军抓获,关在宣平看守所,于是,邢小显决定攻打宣平县,救出徐杰。
1949年8月31日深夜,邢小显带领“八婺总队”的匪徒共700余人,携带机枪20挺和土炮等,分四路出发向宣平县城逼近,准备攻城后开仓抢粮。
当天傍晚,时任中共宣平县委书记的晨光和县长陈仿尧均在丽水开会,宣平县城内只有100余干部与武工队。得到敌人要进攻县城的消息后,县委组织部部长崔光磊(南下干部)立即组织南下干部、县大队和公安干警准备战斗,并以防守县政府大院和公安局看守所为重点。
9月1日凌晨4时左右,敌匪冲进城内,将县政府、县大队团团包围,在公安局看守所门口,哨兵与偷袭的敌人发生了枪战,哨兵何朝德壮烈牺牲。同志们听到枪声立即投入战斗,崔光磊还紧急向丽水地委请求速派军队增援,但没想到电话线已被敌匪掐断,当时敌匪700余人,已开始向县府大院进攻,情况十分危急。
县委准备派人突围报信,当时已是县大队战士的李德华,以自己原来是游击队通信员,熟悉地形和道路,且年龄小,不容易引起土匪注意为由,主动请战。崔光磊经过慎重考虑,批准了他的请求。
李德华接受任务后,乔装成出城砍柴的孩子,骗过了城门把守的土匪。他出城后就往山上走去,翻过一座座高山,躲过土匪的层层包围,一路往丽水方向跑去,最后成功到达丽水军分区,将宣平县城被土匪围攻的情况向首长们报告。
宣平县城激烈的战斗持续到中午。敌人数量多于我军几倍,武器也比我军精良,但他们毕竟是一帮乌合之众。虽然敌我力量悬殊,但我们的战士一直保持着旺盛的斗志,尽管部分单位被攻破,但县委大院仍然在我军手里。当天下午1点多时,县委楼上的同志突然听到从县南门方向传来枪声,同时大家发现匪徒的火力越来越弱,随后他们像无头苍蝇似的向西门逃窜。战斗结束后才知道,李德华报告后,晨光书记和陈仿尧县长带领去丽水军分区开会的同志和增援部队杀回来了,打得匪徒四处逃亡,县城被围困局就此解决。
及时示警 安全脱险
宣平县解放时,大部分敌军已被歼灭,但仍有残余军队散布在深山丛林为匪,趁宣平县人民政府刚建立,社会秩序还未稳定之际,宣平匪首鲍子仁勾结地方反动势力,拼凑反动武装,结成股匪,纠集上百人为非作歹。
1949年9月,为了剿灭匪患,县大队副大队长李新民带领侦察员深入大山侦察匪情。一个寒冷的雨夜,李新民和侦察员来到了武义县新宅镇板坑村宿营。板坑村是丽、武、宣、缙边境地区,走大路到处州府城及宣平、武义、缙云县城都是七十华里。板坑村位于崇山峻岭之中,村庄海拔300多米,四面被大山包围,是原来地下组织的秘密据点,张之清、陈仿尧等来往于丽水、宣平、武义都要经过板坑村,板坑村民积极支持地下党工作,一直都比较安全。
李新民和侦察员又困又累,一到据点倒头便睡了。由于是雨夜行军,鞋子全都湿透了。跟随侦察员行动的李德华为了让大家第二天能够穿上干鞋子,就着火炉为大家烤鞋子和鞋垫。当大家都睡得正香时,突然,村里传来了一阵急促的狗叫声,从远而近。李德华心头一跳,村里肯定出事了,立即叫醒了大家,并指引大家从后门撤退。当遇到一处很高的田坎时,李德华由于个子小,翻了几次都没翻过去,这时一名侦察员一把抓起他,把他送了上去,他才逃过一劫。后来经调查才知道,一个土匪小头目刚好在板坑村过夜,偶然发现县大队侦察员们在村里宿营,就偷偷摸摸去附近的土匪窝报信,招来近百个穷凶极恶的土匪,准备将县大队侦察员一锅端,幸亏李德华发现及时并示警,才避免了一场危机。
组织关心 光荣离休
据李德华妻子黄献娇回忆,组织对李德华很关心和照顾。1949年10月,李德华因父亲生病请假回家。1951年2月,时任宣平县县长的陈仿尧特地绕道到雅里村看望他们父子,了解他们家的情况,并安排李德华到浙江省立处州中学读书。1954年7月中学毕业后,被安排在丽水城关供销社工作,并任门市部副主任。1956年11月再次应征入伍,重新穿上解放军军装。1960年3月由部队转业到中国冶金工业部甘肃酒泉钢铁公司工资处统计科任统计员,1961年3月调到江西省新余钢铁公司党委组织部任干事,1962年1月调到安徽省马鞍山第十七冶金机运公司工作,担任党委宣传干事。1970年8月调回了丽水雅一电站当驾驶员。1983年5月,调到丽水火柴厂当驾驶员和供销科汽车调度员。1994年光荣离休,1999年2月因病去世。
(作者:陈建东,系丽水市新闻传媒中心原编辑、丽水市政协原文史专员 插图 熊远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