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一以贯之推进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西部地区的实际和优势,提出的推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新思想、新战略和新要求。“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蕴含唯物辩证思维,体现了系统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为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提供了科学引领,指明了努力方向。5年来,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成效显著,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极大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开放型经济格局加快构建,城乡面貌变化巨大。亮眼的西部大开发成绩彰显了“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思想、新战略和新要求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

一以贯之推进大保护,夯实形成新格局的发展基础。深入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修复和保护、“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等重点生态工程,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着力保障好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安全,保护好冰川、湿地、森林等生态资源。开展西部地区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积极推进西部地区受污染耕地分类管理和安全利用。稳步开展三江源、祁连山、汾渭平原、成渝地区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致力建设美丽西部,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一以贯之推进大开放,激发形成新格局的强大动力。发挥西部地区各省份的独特优势,找准切入点,明确发展定位,积极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推进国际深度开放合作中培育新增长点,不断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依托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完善港口群,铁路、公路网,机场体系建设,大力推进西部开放大通道建设。大力推进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积极打造西部地区核心开放平台建设,提高国际区域合作支撑能力。支持西部地区积极探索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加快西部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开发区等建设,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加快西部沿边地区开放发展。建立健全区域协同开放发展机制,拓展西部地区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中部等区际互动合作,推动西部地区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

一以贯之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形成新格局的战略路径。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的总体要求,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精细化工产业和新材料产业,航空航天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特色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推动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西部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要以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服务西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不断提升创新发展能力,着力打造区域创新高地。积极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发展西部循环经济,加快推动西部地区绿色发展。

一以贯之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放到最突出位置,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强化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强化公共创新创业服务、支持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完善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等,把“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特质贯穿于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的全过程、全方位。

一以贯之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需要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支持。西部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围绕破解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中存在的矛盾和突出问题,着力深化改革,从财税、金融、土地、人才等方面研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强化组织保障,努力构建科学、有效的体制机制,推动西部大开发不断迈上新台阶。

(作者:修新田,福建农林大学副教授、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