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科技强国有我】乘势而起,“新能源之都”再出发

科技强国有我新配图

近日,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常州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常州高质量推进太阳能光伏、动力及储能电池、新型电力装备以及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创新升级,打造“新能源之都”城市名片。

十年磨一剑,常州敏锐地抓住了新能源产业发展道路上的机遇,不断深耕新能源产业,在新能源赛道上占据先发优势。当然,作为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赛道之一,常州面对其他城市的发力,仍要不断在短板处加码用劲,确保在新能源赛道上取得最终胜利。

落地应用,方能巩固新能源赛道“领跑优势”。锚定“新能源之都”总目标,产业是基础,最终的关键落脚点还是要在终端应用上。常州已经形成了“发储送用”全链条产业集群,但是“应用”这一环节仍是相对弱势环节。要深化场景应用,在城市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中加速构建新能源应用生态。目前,常州正倾力打造“两湖”创新区,这里是全市新能源产业高密度聚集地,也有着以高端医疗健康、新材料、新能源、新智造、新经济为代表的“一高四新”产业体系。要全力以“两湖”创新区为先导,用好大片可开发空间,为各类新能源应用场景先行先试、落地示范提供良好平台。同时,常州要将眼光放眼全国乃至全球,突破本地应用市场的局限,唱响新能源产业“世界看中国,中国看常州”的口号。

持续创新,方能稳住新能源赛道“下半程”。尽管常州新能源产业链齐全,“链主”骨干企业完备,科技研发力量仍然是常州新能源产业未来竞争力的短板。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聚焦行业“卡脖子”问题,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加强自主研发能力;用足用好科研创新激励,鼓励企业攻克关键技术。引进更多领域内重点创新中心、创新平台,整合多方资源,填补“新能源之都”的科研人员空白,对产业发展影响力大、应用面广的产业共性难题进行集中研究,持续推动研究成果高质量转化。

以人为核,方能跑出新能源赛道“加速度”。新能源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快,要跟上发展潮流,就需要大量“高精尖缺”的关联人才提供支撑。为了吸引更多人才助力常州跑出新能源赛道“加速度”,常州应深入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大力实施好 “龙城英才计划”、“青春留常”等人才友好政策,营造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过得好的发展环境。以10万套人才公寓为“切口”,让“来时一个包、安下一个家、共建一座‘新能源之都’”极速落地,以更强的人才链助力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让精英荟萃和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同时,要积极利用常州本地高校资源,加强行业骨干企业和高校的合作,做好产教融合,不断增强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的吻合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新能源之都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后生动力。(作者:於舒琳)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