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成果首发 > 正文

黄河流域城市群基本特征与高质量发展路径

【摘要】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是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关键抓手。黄河流域城市群具有地域文化历史底蕴深厚、农业和粮食生产地位突出、整体发展不够充分、中心城市创新和辐射带动能力不够强、跨省协同水平较低、能源和重化工产业占比高等基本特征。推进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要着重以网络一体化推动城市群空间一体化,以全球—跨区联系提升城市群集聚辐射能力,以功能分工深化与特色功能提升带动城市群协同发展,以文化认同促进文化城市群构建。

【关键词】城市群 高质量发展 网络一体化 文化城市群 黄河流域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2.22.007

【作者简介】苗长虹,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主要著作有《黄河保护与发展报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合著)、《沿黄三城市群发展机制研究》、《空间集聚、关系建构与区域发展》、《新经济地理学》等。

城市群是特定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一种城市空间组织形态。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城市群作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全新地域单元,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核心区和国家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区,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方创琳,2020)。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城市群作为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是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关键抓手。

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应针对高质量发展不充分这一短板,聚焦“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这一战略定位,构建形成黄河流域“一轴两区五极”的发展动力格局,发展壮大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培育发展山西中部、呼包鄂榆、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城市群,将黄河流域城市群建设成为支撑和带动流域经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和增长极,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重要战略部署、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科学认识黄河流域城市群的基本特征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以促进城市群发展为抓手,全面形成“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并将19个城市群按发展水平划分为优化提升、发展壮大、培育发展三大类型。其中,黄河流域7个城市群中,发展壮大的有3个,分别为山东半岛、中原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培育发展的有4个,分别是山西中部、呼包鄂榆、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城市群。黄河流域除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高度短缺、洪水威胁依然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之外(苗长虹、艾少伟、赵建吉等,2021),其城市群发展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基本特征。

地域文化历史底蕴深厚。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自下游向上游依次分布着齐鲁文化、河洛—中原文化、三晋文化、关中文化、河套文化、河煌文化等历史厚重、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黄河流域7大城市群拥有众多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级文化遗产,为城市群发展中的地域文化认同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基础。

农业和粮食生产地位突出。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农牧业基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举足轻重。山东半岛、中原地区、河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粮食产量数据计算可知,2021年,河南、山东、内蒙古3省区粮食产量合计约为15885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高达23.26%。其中,河南、内蒙古位列目前我国仅有的5个粮食净调出省区。在城市群发展中,保护好耕地,保障好粮食安全和农业安全,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成为黄河流域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基础。

整体发展不够充分。根据《中国城市群地图集》对黄河流域城市群主要经济社会指标的统计(方创琳,2020),2016年,黄河流域7大城市群的人口有2.51亿人,城镇人口1.21亿人,占全国19个城市群的比重分别为24.15%和21.20%;当年价GDP总量14.51万亿元,占全国城市群的21.45%,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国城市群的比重分别为23.16%、22.83%和19.98%;财政收入1.31亿元,占全国城市群的比重仅有16.49%;城镇化水平尚不足50%,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尚不足全国城市群平均水平的90%和70%。2020年,按照国家和有关省区对相关城市群的规划范围以地级市为单元进行统计,黄河流域7大城市群人口占全国城市群人口的比重高达28.11%,但其GDP只占全国城市群的21.90%;财政收入和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占全国城市群的比重为19.50%和24.55%;人均GDP和财政收入占全国城市群的比重不足80%和70%。山东半岛城市群是黄河流域经济实力最强、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群,但与长三角地区的江苏相比,2020年其人均GDP仅有江苏省的59%,城镇化水平比江苏低10.4个百分点。

中心城市创新和辐射带动能力不强。黄河流域城市群在国家城市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有4个,分别为国家中心城市郑州、西安和山东省的两大中心城市济南和青岛。与长江流域的上海、武汉、成都、重庆、南京、杭州等国家中心城市、省会城市相比,无论是人口和经济规模,还是人均发展水平;无论是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科研机构,还是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产业集群,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均有明显差距。根据《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2022》研究报告显示,黄河流域城市群中排名进入前50名的城市仅有6个,排名最高的西安位列第14名,郑州为第17名,青岛和济南分别为第19名、第20名。而长三角城市群实力相对较弱的合肥则排在第12位;位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长沙也排在郑州之前,位列第15名。

跨省协同水平较低。受自然地理分割和行政区经济的影响,黄河流域各省区经济联系度不高,山东半岛、山西中部、宁夏沿黄3个城市群规划范围都限于省内,中原、关中平原、呼包鄂榆、兰州—西宁4个城市群虽然有跨省规划,但缺乏有效的跨省协同机制,跨省协同的市场动力和行政动力都不足。

能源和重化工产业占比高。黄河流域能源资源富集,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和重化工基地,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上游产品供应链安全至关重要。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仅山西、内蒙古、陕西三省区的原煤产量合计达到全国的72%;河南、山东、宁夏的原煤产量也均排在全国前10位,这3个省区原煤产量合计约占全国的6.70%。基于丰富的煤炭和矿产资源,黄河流域城市群能源和重化工产业在产业体系中的占比高,节能减排降碳治污任务艰巨。

以网络一体化推动城市群空间一体化

网络一体化是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城市群具有实体地域空间和城镇网络空间的双重属性(苗长虹、胡志强,2015),其空间一体化可以分为实体地域空间一体化和城镇网络一体化。用包容“领土、地方、尺度、网络、功能”在内的“五位一体”的城市群理论分析框架来认识(苗长虹、胡志强,2015),在国家领土意义上,城市群乃是一个实体地域空间,其最高级的表现形态就是“大都市连绵区(带)”(Megalopolis)。但在“流空间”意义上,城市群也是城镇之间高密度联系而形成的城镇网络空间,其典型表现形态就是“多中心巨型城市区域”(Polycentric Mega-City Region),其最高级的表现形态就是全球城市区域(Global City-Region)。同时,相对于全球经济、跨国经济和国家经济等宏观尺度,从文化与地域认同、空间生产与政治建构的视角看,城市群也是一种规模更大的“地方”,其在国家经济、跨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等宏观尺度中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决定着城市群在全球城市网络和国家城市体系中的等级和地位。

对黄河流域城市群而言,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基本功能,决定了不能走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的城市蔓延扩张的传统城镇化路子。黄河流域城市群空间一体化的目标,在整个城市群尺度上,不是实体城市化地域空间的连绵一体,而是城市之间、城乡之间通过基础设施网络而相互联系、要素充分自由流动的网络一体化;在都市圈尺度上,则是高能级中心城市与周边紧密联系城市、县域所形成的都市区实体地域空间和网络空间的同城化;如果都市圈在地域空间上紧密相连,则可以在实体地域空间上培育发展都市连绵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以城市群为载体,以网络一体化为指引,加快构建“增长轴带—城市群—都市连绵区—都市圈—中心城市—县城—特色城镇”的多层级、网络化区域高质量发展增长极体系。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要以流域空间经济一体化为指引,以新欧亚大陆桥经济轴带培育为重点,以7大城市群为支撑,以都市圈培育为切入点,以城市网络和城乡网络一体化为抓手,加快推进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进程。

依托交通轴线强化城市群联动合作。黄河流域各城市群要打破行政分割和市场壁垒,加快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城市群联动合作,加快培育新欧亚大陆桥经济增长轴带。发展高铁、铁路、公路等复合交通干线,打造西宁—兰州—西安—郑州发展轴,形成联接兰西、关中、中原城市群的发展轴线;打造银川—太原—石家庄—济南—青岛(东营)发展轴,形成联接黄河流域上中下游、东中西部的北部发展轴线。加快培育郑州—濮阳—聊城—济南、郑州—开封—菏泽—济南复合发展轴线,打造豫鲁两省合作发展的重要通道。大力推动包西高铁建设,培育包头—鄂尔多斯—榆林—延安—铜川—西安发展轴,强化呼包鄂榆城市群和关中平原城市群的联动。

依托高能级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现代化都市圈。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依托国家中心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培育建设西宁、兰州、银川、呼和浩特、太原、西安、洛阳、郑州、济南和青岛10大都市圈,加强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区域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大力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分工、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市场要素等方面的一体化对接,加快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要把上述10大都市圈分类分级建成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区,打造黄河流域“3﹢4”城市群空间一体化的重要支撑。

依托县城和特色镇巩固城乡网络联系的基础节点。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是充分发挥县城“连城带乡”作用、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及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举措。要围绕新型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市治理、公共服务、商贸流通等领域,谋划布局一批重点项目,精准补齐县城发展的短板弱项。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分类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等产业平台,带动农村创新创业。依托开发区等平台载体,着力引进培育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配套和关联效应,加快打造产业集群。按照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城镇,促进小城镇特色发展。

依托特色产业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应立足黄河流域乡土特色和地域特点,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立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管护长效机制。以优势产业、特色农业、乡土产业为重点,打造县乡村三级产业融合发展平台。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一批融现代农业、文化创意、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养生度假、美丽乡村建设于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田园综合体。大规模开展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健全促进农村就业机制,拓宽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渠道。

以全球—跨区联系提升城市群集聚辐射能力

在开放经济中,全球—跨区联系是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支撑。通过集体学习、地理邻近、非贸易相互依赖所形成的地方能力,与当地知识基础和制度环境紧密联系,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区域发展的主要资产(Maskell and Malmberg, 1999)。但区域并不是独立的,它总是与其他地区相互作用。通过全球价值链、全球生产网络、全球城市网络和跨区联系网络等建立对外联系,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和外来投资,有助于弥补区域发展新经济活动所面临的关键资源与技术缺口,为区域发展注入新活力(Zhu et al., 2017;毛熙彦、贺灿飞,2019),并有利于避免区域发展的路径锁定(Bathelt et al., 2004)。

以制度型开放塑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培育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级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等功能载体的开放发展新优势,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进山东、河南、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深化贸易便利化改革,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外贸综合服务、保税展示交易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建设集申报、监管、物流及金融等政务和商务服务于一体的窗口平台。依托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等重点区域,发挥上中游城市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通道、节点作用和历史文化等综合优势,打造郑州、西安、兰州、银川、西宁等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加快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和欧盟国家的贸易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强化青岛、烟台等海上合作战略支点作用,推进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港口城市间的互联互通。

以创新驱动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以创新驱动战略为引领,依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国家级高新区、科技(学)城等载体,以培育济青、郑洛西科创走廊为战略抓手,构建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营造一流创新生态。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在黄河流域设立分支机构、研发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支持企业主体与海内外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以产学研结合等形式,建设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等创新合作平台。鼓励行业领军企业主动参与国际市场分工、面向全球布局创新网络,并购、合资、参股国外创新型企业和研发机构,快速切入创新链的高端环节。

以新旧动能转换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根据流域内不同区域的水、土、气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因地制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大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现代食品制造等产业,提高园区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水平;瞄准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巩固去产能成果和推进降成本、补短板的基础上,加快实施传统产业绿色、智能、技术“三大改造”。以服务实体经济、延伸重点产业链为着力点,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电子商务、会展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等高技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进一步破除行政分割,构建高效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协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以深化区域分工合作推进要素市场一体化。打破行政分割和市场统一壁垒,围绕创新资源整合、产业分工协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整治、市场开放共享等开展跨界合作,打造豫鲁、黄河“几”字弯、晋豫陕黄河金三角等跨省合作发展示范区,探索城市跨界合作发展新路径。按照扶持共建、托管建设、股份合作、产业招商等多种模式,创新园区共建与利益分享机制。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和标准,推动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跨区域流动和优化配置。

以功能分工深化与特色功能提升带动城市群协同发展

构建分工明确、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城市功能分工和城市群功能分工格局,对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协同有序的功能分工是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黄河流域不同城市群及城市群内部不同城市在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等方面都有着极大差异,亟需明确各城市的功能分工和定位,加强区域间协同,实现空间的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邓祥征等,2021)。明确城市群核心城市和共建城市的功能定位,有利于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实现城市间合理分工、错位发展;明确城市群功能定位,可以优化城市群功能分工,有利于黄河流域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更好发挥支撑作用,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内生动力。

依托中心城市集聚辐射能力实现功能定位跃升。强化国家中心城市的引领和辐射带动能力,加快推进郑州、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济南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建设和青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创建。郑州要融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两大国家战略,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支撑中部崛起和辐射带动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发展中作出更大贡献。西安要立足大西北门户城市的功能定位,构建“三中心二高地一枢纽”的六维支撑体系,打造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支点、引领西北地区和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济南要聚焦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争创国家中心城市,在新旧动能转换与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合作等方面作出引领和示范。青岛要围绕创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在服务黄河流域向东开放、国际合作和带动青岛都市圈发展上形成高能级增长极。

强力提升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龙头地位。山东半岛城市群应以创建世界级城市群、北方重要开放门户、京津冀和长三角重点联动发展区为目标,深入实施济南、青岛双城经济圈战略,加快培育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济青科创走廊,共建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先行区,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胶东半岛都市连绵带,力争建成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海陆双向开放高地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推动临沂、枣庄、济宁、菏泽四市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强化城市功能和城市网络链接,推动其与河南、江苏相邻地区的跨界合作和协同发展。

全面提升中原城市群的枢纽作用。中原城市群应以打造全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枢纽、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地为目标,发挥区位和交通枢纽优势,着力提升郑州国家中心城市能级,依托郑州中心城区、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和开封、许昌城区,加快推进郑开同城化、郑许一体化,强化国际开放门户和多式联运物流中心功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枢纽经济示范区,探索内陆枢纽经济发展新模式。要着力提升开封、新乡、焦作、许昌、漯河、平顶山集聚产业和人口能力,打造具有较强辐射力和专业化服务功能的都市圈多中心增长极。要着力加强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加快培育洛阳都市圈。强化郑州都市圈和洛阳都市圈的联动发展,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郑汴洛华夏古都城市连绵带”。以推动“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建设、具有国际影响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和科创走廊培育为抓手,以科技、教育、人才、文化、旅游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为重点,加强与关中平原城市群跨省区协同机制的构建,加快培育形成开封—郑州—洛阳—西安—咸阳世界级华夏古都城市连绵带。

重点提升关中平原城市群丝路开放门户功能。关中平原城市群应以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支点和传承中华文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加快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和都市圈建设步伐,深入推进西咸一体化发展,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对外交往中心、丝路科创中心、丝路文化高地、内陆开放高地、国家综合交通枢纽。进一步提升宝鸡、铜川、渭南等重要节点的综合承载能力,强化与晋西南、陇东南及陇东地区的跨省协同合作。

着力培育黄河上中游四个城市群功能特色。呼包鄂榆城市群应加快打造全国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农牧业基地,强化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和产业协同合作。兰州—西宁城市群、山西中部城市群、宁夏沿黄城市群应以提升兰州、西宁、太原、银川的省会城市功能和生活品质为核心,以培育现代化都市圈为抓手,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上探索新路。

以文化认同促进文化城市群构建

城市文化是人们在历史实践中共同创造出来的精神、价值、理念产物,同时又反过来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是驱动城市及城市群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认同是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长期以来,我国城市群建设一直存在着“重经济、轻文化”的倾向,文化“软实力”发展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及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孕育了厚重灿烂的黄河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大力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既是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精神动力。

以特色文化传承促进文化城市群构建。黄河流域城市群都有各自代表性的区域文化,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对促进城市群空间整合有着重要作用。中原城市群要发挥黄河文化和华夏文明主根主脉的优势,以中原文化、河洛文化、嵩山文化为纽带,协同开展黄河、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建设,联合开展跨界重大遗产保护,推进区域文化遗产连片成线保护利用。关中平原城市群要发挥关中文化的特色优势,塑造大关中文化品牌,共同承办全国性和国际性重大文化活动,支持共建文化类产业园区,建立跨地区文化联盟。兰西城市群要以河煌文化为核心,联合开展明长城、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等跨界重大遗产保护工程,传承优秀民族民俗文化,健全保障支撑体系。呼包鄂榆城市群要发挥河套文化的独特优势,科学有序利用沿岸平原、湿地、沙漠和历史、文化等各类资源,着力打造以黄河华夏文明、草原生态观光、大漠风情体验、陕北特色文化四大旅游带。山东半岛城市群要大力弘扬齐鲁文化,着力建设儒家文化、齐文化和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加强特色文化保护利用。宁夏沿黄城市群要深入挖掘西夏文化、河套文化资源,统筹推进黄河、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山西中部城市群要以三晋文化为纽带,加快打造由城镇发展主轴串联形成北起五台山南至西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的生态文旅走廊。

加强城市群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黄河流域城市群文化资源丰富,多样性特征明显,但目前对文化资源的挖掘深度不够,城市间缺少总体的系统规划和协同(马黎明,2015)。黄河流域城市群需进一步加强文化资源内涵的提炼和文化地标的打造,以大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为载体,加强核心文化资源的整合,提高不同文化资源的系统性和组织性,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城市标识。

提升城市群文旅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突出文化资源的经济属性,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着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黄河文化旅游带构建为战略依托,着力打造文化产业集群和文旅融合示范区;适应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时代化的发展趋势,提升文创产业的技术含量,推进古籍、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化和开发利用,着力打造数字文创和数字文旅,实现现代技术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增强城市群区域文化认同。区域文化认同是人们经过长期实践累积下来的用以界定自我、区别于他者的重要媒介。黄河流域不同区段所形成的地域文化,是拥有共同区域文化内涵的群体的重要标志(史鸿文等,2021)。从城市群内部整合和文化要素流动看,城市间的区域文化认同是重要基础。增强区域文化认同,一方面,需要提高文化的贯通性,将文化“唤醒”,从时间和空间上缩短文化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距离;另一方面,需要从文化根基和现实需要出发,加强对区域文化核心价值的提炼,突出区域文化精神及其标识,将文化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既突出文化的品牌和引领作用,也通过文化和经济领域的合作,特别是文化遗产的共同保护利用、基础设施的联合建设、产业集群的共同打造、生态环境的共同治理等,将文化认同转变为社会经济合作的实践。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文旅融合发展驱动黄河流域古都城市更新的机制与成效研究”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测度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分别为:42171186、20BJL104;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赵建吉教授、胡志强副教授对本文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Bathelt, H.; Malmberg, A.; Maskell, P., 2004, "Clusters and Knowledge: Local Buzz, Global Pipelines and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Creation,"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8(1), pp. 31-56.  

Maskell, P.; Malmberg, A.,1999, "The Competitiveness of Firms and Regions: 'Ubiquitificat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Localized Learning," European Urban and Regional Studies, 6(1), pp. 9-25.

Yeung, H. W., 2016, Strategic Coupling: East Asian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New Global Economy,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Zhu, S.; He, C.; Zhou, Y., 2017, "How to Jump Further and Catch up? Path-breaking in an Uneven Industry Space,"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17(3), pp. 521-545.

邓祥征、杨开忠、单菁菁等,2021,《黄河流域城市群与产业转型发展》,《自然资源学报》,第2期。

方创琳,2020,《中国城市群地图集》,北京:科学出版社。

马黎明,2015,《基于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的文化产业发展目标与重点》,《齐鲁学刊》,第4期。

毛熙彦、贺灿飞,2019,《区域发展的“全球—地方”互动机制研究》,《地理科学进展》,第10期。

苗长虹、艾少伟、赵建吉等,2021,《黄河保护与发展报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

苗长虹、胡志强,2015,《城市群空间性质的透视与中原城市群的构建》,《地理科学进展》,第3期。

史鸿文、李萌,2021,《论黄河文化精神的生成逻辑》,《中州学刊》,第12期。

Essential Features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pproach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Miao Changhong

Abstract: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is an important anchor for the thorough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major regional strategies, the functional zoning strategy, and the new urbanization strategy. The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are characterized by rich regional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heritage, prominent position of agriculture and food production, insufficient overall development, insufficient innovation and spillover of the central cities, low level of inter-provincial synergy, high proportion of energy and heavy chemical industries.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we need to promote the spatial integra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with network integration, enhance the clustering and spillover capacity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with global and extra-regional linkages, driv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through deepening functional divisions and upgrading the distinctive functions,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urban agglomerations with cultural identity.

Keyword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urban agglomeration, network integration, cultural urban agglomerations, Yellow River Basin

责 编/张 晓

[责任编辑: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