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党建创新 > 思政实践 > 正文

大思政课 | 如何有效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大思政课

作者:朱新华,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科技大学基地研究员;张桐,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

久久为功,止于至善。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鼓励各地高校积极开展与中小学思政课共建,共同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时代要求和内在体现。如何有效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当前思政课建设面临的重要时代课题。结合大中小学四个学段思政课的特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应从整体设计、统筹推进,搭建平台、整合资源,综合培训、确保方向,建立机制、确保运行等四个维度入手,生成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有效路径,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长远发展。

微信图片_20221102142627

整体设计,统筹推进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需整体设计、统筹推进。第一,坚持整体性原则。就是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和青少年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要求,整体统筹,科学规划各教育阶段的教育目标、具体内容,避免各学段各自为战,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整体性发展。第二,坚持内在性原则。就是要加强思政课内在性的规划和设计。具体体现为对各学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材编制、教学主客体、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要素进行全方位、科学化、体系化的安排,确保各学段教育教学内容的合理化配置,避免教育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脱节,达到有机衔接、螺旋上升的发展效果。第三,坚持大思政的原则。立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地位,校内主动融合学校的德育课程、健康人格教育、劳动教育、法治教育等课程,同时协同课程思政,同向发力、同向同行。校外用好政府、社会、家庭思想教育的资源和平台,建设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校内外联动,形成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合力,激发“大思政课”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重要推力。

搭建平台,共享资源

建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平台,组织教师开展一体化教学实践,打造一体化思政金课;充分汇聚、共享全国以及所属区域内的思政课实践资源,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丰富的供给和养料。一是建立平台统领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同时建立大中小一体化网站、微信公众号、集体备课群、实践基地等线上线下平台。组织各学段教师开展集体备课、示范课展示、学术讲座、课题研究、教师交流、专题培训、资源开发等工作,在交流沟通中打破学段壁垒,加深教师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思想认同和实践认同,实现协同育人,有效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向深入发展。二是汇聚整合资源。一方面,挖掘、汇集各学段含有“思政”元素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依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各大相关研究机构,为思政课建设提供思想性、理论性资源供给。三是建立一批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有效汇聚整合全社会思政实践教育资源,推进思政课理论与实践融合发展。四是有效利用各学段优质师资力量,以定期集体备课和同课异构示范课为核心的“2+X”教研模式,开模打样,打造一体化示范金课,在一体化教学实践中培育高质量思政课师资队伍。

综合培训,确保方向

教师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具体承担者,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关键,决定着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师资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将大中小思政课教师的全员培训、轮训和培养作为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和建强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首先,加强思政课教师政治素质的提升。只有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思政课教师,才能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理直气壮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加强忠诚教育,才能确保思政课教学正确的政治方向。其次,提高思政课教师一体化教育教学能力。认真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的要求,让教师在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的道理上下功夫,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教材语言向课堂语言的转化上下功夫,在针对不同学段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的教学上下功夫,多措并举,逐步提高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第三,注重培训教学方法,培训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技巧,优化线上线下教学的效果;培训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种教学方法,比如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翻转课堂”;培训教师将国际国内时事、中国故事有效融入课堂的方法,使相对枯燥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更加生动,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符合现实场景,使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第四,采用一体化培训,实现全学段思政课教师“同上一堂课”。依托于一体化建设平台,以同课异构为范式,串联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政课教学涉及的理论和知识,遵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实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思政课教学“同研同学”。

建立机制,确保运行

建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促进并发挥一体化建设的优势。首先,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尽最大努力调动教师用心教和学生用心学的积极性,获得良好的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在各类保障措施中,政策保障和管理保障尤其值得重视,国家提供政策支持,政府职能部门进行管理和服务,以保障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规范和有序,体现统筹发展的保障推进机制。其次,建立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止于至善”。因此,要设置合理的评估和评价标准,建立系统性的评价机制,突出思政课的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专业性、实效性,有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为重要。设立双重激励机制,既有对任课教师的职称晋升、科研成果和教学奖励,也有对学习成绩和品德表现突出学生的鼓励和奖励,以互评互学促进思政课建设。此外,建立有效的协同机制。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协调各职能主体之间的结构性关系和职责关系,使各个职能主体之间的工作实现有效衔接,从而建构起一个系统的运行机制,共同促成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本文系2019年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大中小学宪法教育一体化路径研究》(YJKS19XSX-108)与2022年天津市思想政治理论课重大攻关课题《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SZKZDGG202204)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