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功能特征与核心要义

核心提示: 在五个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战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具有扩大内需、激发经济增长潜能的“重大引擎”;集聚资源、优化消费资源配置的“全球枢纽”;引领潮流、促进消费创新创意的“策源中心”三大功能。实践表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具有经济发达、服务能级高、消费地标明显、国际消费者众多、文化软实力强、全球消费资源配置力强、消费营商环境优越等特征。对我国五个试点城市而言,聚焦“国际”“消费”“中心”三点,是未来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核心要义。

【摘要】在五个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战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具有扩大内需、激发经济增长潜能的“重大引擎”;集聚资源、优化消费资源配置的“全球枢纽”;引领潮流、促进消费创新创意的“策源中心”三大功能。实践表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具有经济发达、服务能级高、消费地标明显、国际消费者众多、文化软实力强、全球消费资源配置力强、消费营商环境优越等特征。对我国五个试点城市而言,聚焦“国际”“消费”“中心”三点,是未来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核心要义。

【关键词】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消费市场 消费供给

【中图分类号】F08 【文献标识码】A

“十四五”规划提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一批区域消费中心”。近期,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五个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这不仅为纳入试点的几座城市提供新的发展动能,更是进一步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举措,具有特殊的意义。以成熟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参照,归纳和总结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功能、特征与核心要义,无疑对我国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

城市作为重要的人居环境,消费是城市的一项基本功能。但与传统封闭经济下的消费城市不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则是顺应全球物质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和消费型社会的崛起,借助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力量,形成的消费资源高度集聚、消费主导功能显著、世界消费者规模巨大、极具流通发展活力的全球性商业城市。目前,伦敦、纽约、巴黎、东京、迪拜、新加坡等国际城市,是国际社会普遍公认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根据消费与经济之间关系,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具有三大核心功能: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具有扩大内需、激发经济增长潜能的“重大引擎”功能。经济增长规律表明,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消费是基础,稳步扩大有效需求规模,保持消费的不断增长,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促进投资和出口的增长,从而带动整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当前,欧美发达国家属于典型的消费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其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80%以上,中国的消费支出占GDP比重在2011—2020年间平均为53.3%,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为消费高地,通过“买全球、卖全球”、旅游观光、体育娱乐、文化创意、特色演艺、医疗健康、展览展示等丰富的消费活动,能够创造巨大的消费增长,如2018年游客在巴黎大区购买长期消费产生的营业额高达30亿欧元。超大规模的消费增长,势必扩大消费供给端的投资规模,带动整个国家经济保持持续性增长。从这个意义上说,发挥扩大消费需求、激发带动经济增长潜能的重大引擎作用,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首要功能,也是核心功能。对于当下中国而言,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挖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扩大国内市场有效需求规模,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带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大战略选择。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具有集聚资源、优化消费资源配置的“全球枢纽”功能。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城市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直接决定着该城市在全球城市网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质上就是借助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将包括自由流动的产品、服务、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多元消费要素进行全球化的超级链接、整合、创新,从而实现在世界范围内配置消费资源,不断集聚并率先享受来自全球的最佳商品和服务,形成最舒适便利和最优质的消费市场环境,不断增强对世界消费者的吸引力、影响力,从而创造最大的消费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换句话说,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功能,不仅仅是单纯的“购物天堂”,而重在发挥面向全球消费市场的“大平台”“总枢纽”作用,促进多元消费要素的供需对接、最优组合、有机融合与繁荣发展,从而实现消费资源的全球化高效配置,创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消费综合效益。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具有引领潮流、促进消费创新创意的“策源中心”功能。经济规律表明,消费与创新之间具有紧密关系,消费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创新活动的速率和方向,高速成长且规模巨大的消费市场,能够支撑本土企业集聚更多的创新要素,产生明显的“虹吸效应”。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为创造规模化消费市场的地方,借助消费自身的诱导效应,既能孕育和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本土企业,设计制造出迎合消费者需求的最新产品,又能吸引集聚全球最具创意的消费产品、服务、人才和品牌,首店经济、首发经济蔚然成风,形成更具竞争力的消费业态、消费场景、消费方式、营销策略和消费制度,对整个消费领域或某些行业的消费演变发挥着创新、引领、引导的作用。例如法国巴黎以很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人才和模特队伍,不断推出最新潮的时装,引领世界服装消费趋势,是全球服装消费潮流的风向标,确立了坚如磐石的世界时装之都的地位。因此,促进消费创新创意的“策源中心”,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承担的重要功能之一。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基本特征

一个成熟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应该具备哪些特征?或者说到底什么样的消费城市才能作为一个真正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从纽约、伦敦、巴黎、东京、迪拜等国际公认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来看,应该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具有高度发达的经济水平和高能级的服务体系。从本质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更是后工业社会消费功能作为城市发展驱动力的重要体现。因此,任何一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一定是经济高度发达、产业结构高度服务化、人民生活富裕化的城市,在国家经济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经济欠发达、工业化特征明显、收入水平较低的城市,很难担当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任。例如2018年伦敦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6532亿美元,人均GDP达到4.6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2.54万元);2019年纽约市GDP达到1.03万亿美元,占美国GDP总额的4.7%,人均GDP达到7.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50.93万元);2019年日本东京GDP总量为1.022万亿美元,占日本GDP总量的20%以上,人均GDP约为7.8万美元(折合人民币52.26万元);2020年巴黎大区的GDP规模达7090亿欧元,占法国总GDP的31%。相比较而言,我国上海、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不管是GDP总量,还是人均GDP,与纽约、东京、伦敦等城市存在明显的差距。除了具有超强的经济实力外,综合服务业高度发达,也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基本特征之一,如纽约、伦敦、东京这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业(教育、医疗、文化等)高达90%以上,尤其是高能级的金融、会计、审计、法律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为跨国企业和上市公司的集聚创造了条件。例如截至2020年1月,上海拥有9家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办公室,东京、纽约、伦敦分别有25家、23家、16家。东京、纽约、伦敦等全球顶尖城市聚集了大量的跨国企业和上市公司,对高能级的会计、审计、法律等高端服务产生了大量业务需求,从而形成了服务于全球业务的高端服务网络。

具有高度内容力和识别度的全球性商业地标。纵观全球著名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基本有一个或几个根植于城市机理、特色鲜明的商业内容、极高清晰度识别度的世界级商业地标,最著名的全球性商业地标有东京的银座、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纽约的第五大道,这三者被称为世界三大繁华中心。如东京的银座被称为“亚洲最昂贵地方”和“东京的心脏”,三越百货、和光百货、春天百货银座店、马里昂大楼等世界顶级商场全部汇聚于此,还有500家特产商店、2000家饭店,1600多家酒吧和歌舞厅、30余家剧院和100余处画廊,汇集了全球各大名品,奢侈品随处可见;除此之外,近年来东京又在打造集旅游+文化+艺术+商业高度融合、包容一切的“六本木之丘”新商业地标,为城市、商业、消费提供了多种可能。这些全球性高端商业地标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也是国际知名品牌的主要集聚地,再配合丰富的时尚文化和节日主题活动,全面拓展社交和娱乐等多种功能,提升人气的同时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

具有国际化、规模化的全球消费群体。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功能地位决定了其服务对象不仅是国内消费者,更重要的是要吸引更多的国际消费者前来从事和体验购物、旅游、娱乐等消费活动,提升消费行为的国际化程度,扩大世界影响力,这才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根本所在。因此,承担世界主要旅游目的地角色,拥有国际化、规模化的全球消费者群体,尤其要有大量的过夜国际游客,就成为一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基本特征。根据万事达卡(Mastercard)发布的2019年度全球目的地城市指数报告,2018年全球前十大目的地城市中,泰国首都曼谷以2018年全年接待2278万人次游客再度问鼎全球最受欢迎城市榜首,连续四年蝉联榜单第一名,法国首都巴黎和英国首都伦敦以强大的基础设施、商务和休闲胜地以及浓厚的当地文化,也各自吸引了近2000万人的国际游客,其他前十位城市的国际过夜游客也都在1000万人以上。国际游客对城市消费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如巴黎国际游客仅购物消费高达20亿欧元,占到巴黎大区总消费额的60%。从这一点看,我国当前选择的五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试点,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就上海而言,2018年接待入境旅游者893.71万人次,其中入境过夜游客742.04万人,约为伦敦、巴黎的1/3。

具有历史和现代兼容、独具魅力的国际文化软实力。兼具历史和现代色彩的文化软实力,既是一个城市商业繁荣发展的重要依托,更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在伦敦、巴黎、纽约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发展中得到最直接的体现。如伦敦除了拥有皮卡迪利大街、著名历史地标国王十字街区、考文特花园等商业消费场所外,剧院高度集聚(有49个规模从400多观众席至2000多观众席不等的剧院)、演出剧目丰富多彩(音乐剧、话剧、歌剧、芭蕾舞、现代舞、木偶剧、儿童剧)的伦敦西区,是全球消费者进行文化消费、娱乐休闲的高地,也是伦敦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2019年伦敦西区全年演出超过1.8万场,观众超过1500万人次,平均上座率81%,票房总收入达7.9亿英镑,贡献税收1.3亿英镑。“通常1英镑的门票收入可带动2英镑的附加消费,因此2019年伦敦西区演艺产业引领的总消费高达约24亿英镑。”巴黎更以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文化艺术欣赏及会展活动(巴黎每年举办400多场贸易展览会、1200场大会),吸引了无数世界游客的目光,通过给游客以文化、艺术和历史的沉浸式体验,创造了独特的文化消费名片。纽约更有音乐剧、话剧、滑稽讽刺剧、歌舞剧等盛名的百老汇,一些经典剧目连续上演几十年、上万场,每年有数千万国际游客专程来纽约欣赏,为纽约创造上百亿美元的消费收入。

具有全球化聚合配置资源的消费运作平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本质上是一个集聚、整合、配置全球消费资源的大平台,这离不开具有世界意义的多样化消费平台支持,以集聚全球顶级消费品供给企业、展示最优最新消费产品及服务、引领最新消费时尚潮流和吸引最强消费能力人群,这也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必备的基本特征。从全球著名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践看,在时装消费领域巴黎有运作了上百年的著名“巴黎时装周”,真正吸纳了全世界的时装精英、集聚了全球时装品牌,短期内集中举办几百场的时装发布会,时刻引领着全球时装消费的梦想和未来。与此相配合,巴黎创立了最具影响力的第一视觉面料博览会(PREMIERE VISION),每年2月和9月,欧洲顶级面料展商都会集合于此,欧洲5万多名中高档的专业采购人士会到展会收购产品。伦敦有欧洲规模最大的街头文化艺术节——英国诺丁山狂欢节(仅次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已成为伦敦最著名的旅游项目,吸引了大批世界游客,带动了当地的旅游文化消费。纽约有2002年创办的翠贝卡电影节,累计吸引了数百万消费者,为纽约市创造了7亿多美元的直接经济收入和更大的间接效益。总之,专业化综合化世界顶级展会、国际大型赛事活动、重大文化艺术节庆、夜经济灯光秀烟火秀等,都是一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标配。

具有法治化消费营商环境和精细的消费服务体系。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国际性,决定了城市除了具备现代化的国际机场(港口、码头)、酒店、商场、娱乐场所、免税店等硬设施外,还要具备国际化、规范化、全方位的消费制度、消费政策、退税、外币兑换等软设施,给消费企业以一流的营商环境,给游客以卓越的消费体验,对未来消费者需求做出更好的响应。这主要体现在要有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商标、反不正当竞争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如英国有《公平交易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美国有《兰哈姆法》(保护商标)、日本有《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透明化、连续性的“一站式监管”,打造国际化、法治化、智能化、安全化的消费营商环境。除此之外,还要有完善的免税购物和离境退税制度,如新加坡实行的是电子退税,通过连接旅客的信用卡到退税服务,或是使用商店发的电子退税票,旅客的退税信息就可读取,从而实现电脑上自助退税,大大提高了退税效率。针对国际消费者,要有周到细致的消费服务,除了全市范围内有数量多的免税店外,在一些大型购物中心、文化场所内要提供多语种导购、无现金支付、退税、售后、咨询等配套服务,给国际消费者提供最佳消费体验。如伦敦西区不断更新《伦敦戏剧指南》,提供西区所有演出作品清单、剧院位置图及地铁线路图等实用信息,让游客一目了然。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核心要义

顺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扩大居民消费和推动消费升级,对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长期性、战略性的特殊意义。自国家选择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试点以来,五个城市积极行动,制定出台了实施方案、行动计划等,建设内容涉及商业设施建设、制度创新、品牌打造、技术应用等方面,按下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加速键”。实际上,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抑或是“全面开花”,而要对标对表纽约、伦敦、巴黎、东京、迪拜、新加坡等世界顶级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补短板、拉长板,紧紧抓住最核心的“牛鼻子”工程,加大创新,寻求突破,尽快形成真正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聚焦“国际”,提高消费资源的全球聚合力、吸引力、辐射力。面向全球空间尺度的“国际化”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关键,只有集聚世界消费品牌、吸引规模化国际消费者、让世界民众熟知认可,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从这一点看,我国五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试点培育建设,重点要做好以下三点:其一,树立更加开放的全球化理念,将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姊妹战略”,升级改造国际交通链接枢纽,探索试点专项旅游项目签证政策,探索便捷高效的快速通关模式和一站式窗口服务,努力提升国际过境游客或过夜消费者数量,创造更大的国际消费市场,提升国际消费占城市消费总额的比重。其二,打造符合世界标准的国际化、法治化消费营商环境。完善消费领域的系统性法规建设,依法公平监督监管,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努力建设全球商事仲裁中心;整合法定检验检疫出口货物电子报检、化妆品标签申报、进出口企业备案登记、检测申请等,缩短进口商品流转周期。完善“即买即退”离境退税政策,形成完善的免税购物和离境退税制度,提升离境退税服务便利度,让国际游客拥有最佳消费体验。其三,创新性建设和运维面向全球的国际消费运作平台,如世界博览会、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时装周、旅游节、艺术节、购物节等平台,提升对世界消费产品与服务的全球配置能力。

聚焦“消费”,增强消费供给的多元化、品质化、个性化。注重消费供给,集聚全球消费资源,为国内外消费者提供世界最好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多元化、多层次需求,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前提和基础。为此,重点要强化以下四点:其一,提高商业和服务业开放水平,积极引进全球高端消费产品和服务,以最丰富、最齐全的产品和服务,让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真正成为“买全球、卖全球”的世界消费枢纽。其二,科学合理规划建设城市商业空间,重点打造一批集聚世界高端品牌、本土优质品牌和集购物、餐饮、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消费地标,把全世界的商品、资金、人流及购买力吸引过来,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多消费选择,打造全球消费目的地。其三,着力挖掘文化教育、医疗康养、体育会展、艺术欣赏、旅游休闲、信息网络等服务型消费,提升消费的国际化、品质化和个性化,构筑物质消费、精神消费、知识消费、文化消费联动融合、协同发展的消费生态体系,重塑带动经济增长的“大消费”动力。其四,实施中国化、本土化、特色化的老字号消费品牌振兴战略,以中华文化的力量,扩大和提升“国货潮”对世界消费者的吸引力,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展示中国品牌的力量。

聚焦“中心”,拓展消费市场的创新力、引领力、影响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不仅是全球消费资源的聚集地,更是引领一国乃至全球消费创新的制高点,具有很强的消费引领和带动作用。为此,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中,要注重塑造“中心”的创新力、引领力和影响力。其一,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做大做强首店经济。要创造条件,努力吸引全球国际知名品牌在本地举办全球新品首发活动,让全球最新款、最新潮的产品或服务在本地率先上市,供消费者选择,扩大全球影响力。其二,学习巴黎时装周模式,结合城市自身的优势产业,在时装、汽车、养老、教育、数字化管理等领域,通过搭建固定的专业化世界顶级展会平台,吸引集聚该领域全世界最优秀的设计研发人才团队、企业,以最新的产品理念、款式风格、功能功效等,引领该领域世界消费的风向标,获得消费的话语权。其三,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优势,促进数字技术和现代消费活动的深度融合,开拓形成具有颠覆性、革命性的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方式、新场景,提升消费的沉浸感、场景感、绿色化,不断引领未来全球数字消费新潮流。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参考文献】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新华网,2021年3月13日。

②杜宇玮:《挖掘并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大众日报》,2020年1月7日。

③周佳:《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构念、规律与对策》,《商业经济研究》,2021年第14期。

④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全球城市营商环境课题组:《全球城市营商环境指数报告④上海制造业强,高端服务机构偏少》,《澎湃新闻》,2020年12月10日。

⑤刘玲玲:《各国如何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人民日报》,2021年10月13日。

⑥匡贤明:《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篇大文章》,《经济日报》,2021年9月13日。

⑦陶希东:《上海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成效,问题与对策》,《科学发展》,2020年第11期。

责编/银冰瑶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孙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