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党建创新 > 思政实践 > 正文

【思政实践】检验课程思政实效性的四大方面

思政实践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深入实施,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课程思政的研究也已然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主要涉及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基本特征,以及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路径,但对于课程思政实效性的检验仍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在课程思政推进实施过程中,课程思政实效性的检验是重要一环,是全面实施课程思政的保障措施、衡量标准和反馈机制。

课程思政的目标正确适当是评价实效性的前提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明确课程思政的目标要求,旨在以正确适当的目标引领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针对目标要求以及合理性,需牢牢抓住以下三个理念。一是目标的“坚守”理念。一方面,坚守专业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不是以削弱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和消解专业的学科性、科学性为代价的,恰恰相反,应当“不打折扣”地坚守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核心内容这一基本阵地。另一方面,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课程思政的核心,围绕立德树人,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只有做到“两个坚守”的有机统一,才能真正落实“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二是目标的“融合”理念。课程思政不是思政与课程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外在性的囊括,而是一种内在性的融合——思政根据专业的特殊性,挖掘专业内容所蕴含的思政部分,并加以提炼、整合。这样才能使得隐性的思政内容充分地在教学过程中显现出来,真正培养出“又红又专”的人才。三是目标的“创新”理念。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目标也应当随着课程思政建设进度的变化而发展,着眼于课程、教学形式以及课程体系的不断创新,才能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最新情况和发展方向。其中,复旦大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作为指导思想,以“国家意识、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质和国际视野”为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理念,并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总体目标,切实发挥目标要求的引领作用,为课程思政实效性评价打下坚实基础。因此,课程思政的目标需在贯彻三个理念的同时,兼顾起切实可行性和富有挑战性的目标要求,其实效性的评价才有据可依,有理可寻。

课程思政元素的充分挖掘是评价实效性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这段阐述厘清了课程思政的基本方式和手段,也就是要求我们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实现教学过程的显隐结合,在全方面、多角度中达成育人目标。与此同时,浙江省教育厅发布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也指出,进一步梳理各学科专业的价值引领元素,深度挖掘各类课程的育人元素,使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找到角色,干出特色。在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提下研究制定各类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规范及评价标准,明确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的切入点,科学设计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路径,通过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方式,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有机融合,使各个专业教学院系、各位专业课教师都能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干出自己的“特色”。其中,温州大学积极响应并贯彻落实《浙江省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其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指标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结合学校定位与机械专业学科特点,凝练九大课程思政指标要素,旨在通过构建具有机械类专业特点的“课程链”,最终打造出具备“爱国、敬业、担当、精益和创新”特质的卓越机械工程师,切实做到专业思政元素的充分挖掘,进而为课程思政实效性的评价奠定基础。

“思政”与“专业”有机融合是评价实效性的关键

由于课程思政涉及的课程范围广、学科多,加之课程思政元素蕴含于课程体系、学科体系和知识体系的“隐蔽性”,“思政”与“专业”有机融合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与此同时,思政与各专业在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具有同一性。例如:文史类学科的专业知识更贴近思政专业的授课内容,能更快捷地挖掘人文精神、人文素养、审美情操中的思政元素。而理工类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思政课的知识存在一定的距离,但是其中蕴含的相关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等与课程思政中的思政教育的内涵不谋而合。思政元素的挖掘赋予学科知识价值引领,让学科知识更具立体化,而思政元素的融合,让学科专业更具系统性。只有这样才能打破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将立德树人贯彻到高校课堂教学全过程,最终实现“课程门门有德育”的建设要求。

课程思政时效性是评价实效性的保障

当今是新媒体的时代,信息的时效性也就是信息源经过接收、加工、处理等环节的效率,往往效率越高,信息就越有价值。课程思政亦是如此,作为一种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理念,其终极目的是服务于政治和社会,因此需要做到与时俱进。与此同时,课程思政应当着眼于当代学生的思想实际,有意识地回应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所遇到的真实困惑,切实发挥课程思政时效性的保障作用。因此,时效性的考究也就变得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而课程思政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实做到“因时而进”,就是强调时效性的重要性,也就是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立足于我国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和中国特色社会实践的基本情况,把握新时代脉搏,创新教学思路与方式,及时将党的理论创新融入教学过程,使之以最有效的方式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引领。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一环,课程思政的评价也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其实效性才有保障。

我们需要牢牢抓住“目标”“元素”“专业”“时效”这四个关键词,以实现对课程思政的整体推进实施和教学各环节的精准分析、研究和评估,并使其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发挥保障、监督、诊断以及反馈等重要作用。另外,仍要不断加强对课程思政检验的这四大方面的把控,才能进一步完善思政育人的反馈机制并推进课程思政的全面实施。最终从根本上解决“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构建出全员全过程全方面的育人大局。(作者:方展鹏 孙秀丽 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文系2021年度浙江省教育厅第一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与具体路径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张尧]
标签: 思政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