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调查研究 > 调研要闻 > 正文

这所大学为何能成为企业科研“福地”(3)

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也让哈工大(深圳)有机会使用其他科研机构的重要设备开展研究。徐睿峰是哈工大(深圳)计算机学院院长助理,也是鹏城实验室双聘研究员。他的研究团队曾使用由鹏城实验室和华为联合共建的鹏城云脑Ⅱ智能超算装置开展研究。“鹏城云脑Ⅱ并非普通云脑,是有1000P(每秒百亿亿次)AI算力的大科学装置,堪称智能超算的国之重器。”徐睿峰介绍,此前建成的鹏城云脑一期,平均每天运行500多个科研任务,可支撑上千名科研人员工作。

“作为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深圳实力雄厚、研发投入高、创新能力领先,科研仪器设备应用需求旺盛。”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党委书记吴德林表示,近年来,深圳抓住技术人才、仪器设备和科学研究三个方面,在前期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基本做到科研仪器设备购买有的放矢,在促进已有科研仪器设备高效利用上走出了一条高校及科研机构主动开放、与企业密切联动、社会全方位支持的示范性路子,实现了仪器设备高效流动和充分利用。

创新成果填补空白

张东来是哈工大(深圳)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研究中心主任,他率领团队自主研发的高压大功率卫星电源控制器(PCU)让我国的大卫星有了国产“心脏”,实现了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已成功应用于北斗导航等30余颗卫星。

“高压大功率PCU是‘卡脖子’的关键技术。”张东来告诉记者,这一研究成果得益于校企合作,在航天科技集团大力支持下,科研团队携手深圳市航天新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攻克了技术难关。目前,哈工大(深圳)已为我国航天工业部门输送20余位博士毕业生。

面对如何才能盘活创新资源,在“象牙塔”之外结出丰硕成果的时代命题,赵轶杰告诉记者:“我们已经积累了成熟的实践经验,在实现成果共享、现有成果技术转让、接受企业委托技术攻关、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等方面合作成果显著。”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克]
标签: 大学   企业   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