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追光青年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志气骨气底气:新时代青年青春之歌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们寄予了殷殷嘱托、切切期望、深深关怀,号召和激励广大青年朋友坚持理想信念,不负光阴、只争朝夕、砥砺奋斗。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矢志不渝地接续奋斗,而广大青年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力量所在。

新时代青年有志气,就是坚持理想信不动摇,矢志不渝地跟党走,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志向、有理想,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新时代青年有志气,就是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的理想信念、磐石般的坚强意志和伟大的革命精神。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正是怀揣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无畏任何艰难险阻、无畏流血牺牲,始终胸怀理想、信念坚定,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艰苦奋斗、敢于胜利,形成了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理想是光、信念是火。信仰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新时代青年要全面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有志气、有理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牢固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强意志,不怕苦、不怕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敢为人先、勇于斗争、敢于胜利,自觉弘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用鲜血凝结而成的精神谱系,并内化为自身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拼搏力量,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让爱国主义的旗帜在心中始终高高飘扬。

新时代青年有志气,就是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对党忠诚,爱国爱社会主义。百年党史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才能把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发展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一切都归功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伟大的中国人民创造。新时代青年要矢志不渝地一颗红心永向党,把对党忠诚始终放在第一位,忠党爱党敬党,信仰坚定,坚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不断弘扬党的光荣传统、赓续党的红色血脉,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爱社会主义之情,牢树“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自己忠诚的理想信念写在祖国的辽阔大地上、把深厚的家国情怀落实到日常一言一行中,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努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奋斗,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构筑新时代青春之梦。

新时代青年有骨气,就是坚定“四个自信”,坚持把个人前途命运同国家民族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为人民服务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讲骨气、重气节,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的“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恰是中国人民的风骨、骨气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才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五千年中华文明才绵延不断。

新时代青年有骨气,就是始终坚定“四个自信”、牢记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新时代青年要始终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尤其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新时代青年要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把“四个自信”融入自己的思想血脉,融入自己的初心使命,将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文化提高,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复兴为己任,以人民心为心,以民族大义为重,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的期待、民族的重托,不辜负这个伟大时代。在悟初心、践使命的奋斗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取养分,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在负重前行中不断让青春出彩,在砥砺奋斗中不断擦亮人生的底色和亮色。

新时代青年有骨气,就是始终坚持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离开了祖国需要、人民利益,任何孤芳自赏都会陷入越来越窄的狭小天地。”新时代青年要始终与党和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前进的道路上,勇于挑战、敢于拼搏,努力创新创造,努力攻克“卡脖子”的问题,努力啃下发展中的“硬骨头”。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从小事入手、从身边事做起、从难处发力,纾民怨、解民忧、暖民心,办实事、出实招、见成效,做人民的勤务员,把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民族未来紧密结合在一起,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全心全意为祖国和人民服务,以我将无我、奋斗之我努力书写新时代青春之我。

新时代青年有底气,就是从百年党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长本领、勇担当、敢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新时代青年可以有底气和自信“平视这个世界”,这种有底气和自信来自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来自于14多亿人民汇聚的磅礴力量,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来自于五千多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来自于百年党史所形成的伟大精神谱系、精神动力和辉煌成就。

新时代青年有底气,就是以史为鉴,从“四史”学习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动力。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我们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普及党史知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新时代青年要带头努力学习“四史”,学思渐悟、学思践行。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新时代青年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四史”学习中,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血脉,继承先辈的荣光,深刻认识中国红色政权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认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贡献及其重大意义,尤其是,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精神之魂,自觉承担历史使命,用青春之光闪耀在为梦想奋斗的道路上。

新时代青年有底气,就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学知识、长本领、敢担当、勇作为、强能力。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新时代青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实现伟大梦想必然进行伟大斗争,新时代青年要应自觉努力提升斗争本领、斗争能力、斗争水平。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第一资源。广大青年要努力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实践,长学识、增见识,求真学问、长真本领,成大才、担大任、强本领,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把自己火热的青春自觉投身于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伟大实践,并为之奋斗终生。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脚踏实地、勤勉工作、知行合一,敢担当、力作为,在不断实践中稳步提升自己的学识、能力和水平,努力传递中国精神、展示中国力量、提供中国智慧,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矢志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

【本文系江西省高校2020年党建规划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DJZD015):新时代加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先进性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程宇昌 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周欣  南昌大学附属中学教师、硕士)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