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文章中强调,要加强党史学习和教育,努力从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从党开创和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中、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长期实践中,深化对党的信赖,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念。只有在加强党史学习教育中感悟初心力量、找准前进方向、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在以史为镜中汲取经验、在以史明志中做好自己,才能在知史爱党中砥砺奋进、在知史爱国中行稳致远。
从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感悟初心力量。信仰坚定,才能使生命充满意义。坚守初心,才能行稳致远。回望来时路,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仿如一道曙光划破夜空,在东方闪烁,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一路走来,无数献身于民族进步事业的革命先辈,为了改变祖国的境遇和命运,前赴后继、不懈探索,用勇担历史重任、敢于作出巨大牺牲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初心与使命。在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有潜心翻译《共产党宣言》时,把粽子蘸着墨汁吃掉却浑然不觉,嘴上说着“够甜,够甜的了!”“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陈望道;有红军某部,基层党员身无分文时,坚持每月用鹅卵石交党费的故事;还有冒着生命危险在榨油坊举行入党宣誓仪式并写下入党誓词的贺页朵。滴滴点点,见证着对革命坚如磐石的信念,践行着矢志不渝的忠诚,书写着一以贯之的初心使命。以史明志,就是要从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从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身上感悟初心力量,知其为、知其所以不为,将其转化为前进动力。
从党开创和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中找准前进方向。正确的方向,犹如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路。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开创和不断推进党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是因为能够找准前进方向,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讲奉献、有作为”写在党旗上,指引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听党话、跟党走、勇向前。从革命战争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奋斗,为新中国的诞生打下坚实基础,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党员干部代表,身体力行履职尽责、苦干实干,写好时代坐标,再到新时代,许多优秀的共产党人主动接过接力棒,找准前进方向,勇挑重担、坚毅笃行。以史明志,就是要从党开创和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中找准前进方向,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正确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向前。
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长期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个道理在百年党史中有着生动的体现与彰显,体现在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里,彰显在对根本宗旨的长期实践中。无论是萧楚女在农民运动讲习所里,曾对学员们说“做人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最终燃尽自己、照亮前路,还是党的好干部杨善洲退休后毅然决然选择扎根大亮山,时刻心系群众,带领群众植树造林,只为让荒山变林海,或是将自己比作“樵夫”,不是在基层,就是在去基层路上的廖俊波,都在用自己实打实的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正是因为那份矢志不渝的为民情怀,才有了群众满意的笑脸与如今幸福的生活。以史明志,要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长期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多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事情、看问题,怀揣一分真心、常带一份真挚,为群众办真事、真办事,在为民办事解忧中坚定理想信念。(作者:林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