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把握高质量发展的三个关键点

网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扭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构建市场竞争力强、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在时代方位中把握主动权。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来说,各级干部必须要把握规律性,最关键的还是要把优势做强、把特色做特、把产业做大。

把优势做强,这是赢得发展先机的关键。应当说,中国的绝大多数地方,在发展上都具备不同的优势,当然同时也有各自的短板,这是我国发展的客观属性。在“十四五”时期,我国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扬长避短,就是要把自身存在的比较优势发挥好。比如,对于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比较明显的地区,就要充分发挥好这些优势,强力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人口集聚,打造新的区域中心,以区域的大发展辐射带动整个地区的跨越发展。又比如,对于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应当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劳动力换取经济社会发展效益。

把特色做“特”,这是激活发展潜能的关键。别人有的东西,我们不一定要有。但是别人没有的东西,我们一定要做精做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发展特色产业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从全国来看,不同地方的乡村,其主导产业有所不同。推动乡村发展,就要立足于特色产业,着力把特色产业做成独一无二的产业,这样才能提高经济附加值,提升发展品位和次级。比如安徽、湖北、福建等地,都是中国名茶品类的最佳栽种地区,这些地方的乡村发展茶叶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把产业做大,这是富民增收的关键。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靠产业经济作为支撑。只有产业发展壮大了,人民群众的收入在此过程中不断增加,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才是高质量发展成效的体现。发展产业首先是做大做强工业体系,然后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三大产业之间的相融共促,努力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带动整个地区产业结构的重塑。

各级干部要充分认识到,高质量发展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保持信心和定力,奋勇拼搏,久久为功,扎扎实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者:刘倩倩)

[责任编辑:张尧]
标签: 高质量发展   经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