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党建创新 > 党建论坛 > 正文

党建论坛丨抗日战争时期,党是如何过“紧日子”的

作者: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万立明

俗话说:“精打细算,才能油盐不断;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风雨历程中,曾经遭遇了数次困难时期,都是通过精打细算,想方设法过“紧日子”,顺利渡过难关,并使勤俭节约成为党员干部的一种自觉和行为习惯,成为党的一项优良传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近日,人民论坛网围绕“党在历史上如何过‘紧日子’”推出系列文章,将中国共产党通过克勤克俭、厉行节约,应对和化解困境的成功经验完整展现,以飨读者。今天推出第二篇《抗日战争时期,党是如何过“紧日子”的》。 

抗战时期,尤其是1940年至1942年,抗日根据地处在最艰苦的时期,财政发生严重因难。因此,党员干部群众厉行节约,过“紧日子”,齐心协力渡难关。例如,毛泽东同志居住在简陋的窑洞,周恩来同志睡土炕,彭德怀同志穿着用缴获的降落伞改制的背心,林伯渠同志戴着用线绳系着断了腿的眼镜。

陕甘宁边区还积极开展大规模的节约运动。1942年10月,陕甘宁边区号召党政军民学全体动员,厉行节约,养成爱惜公物的习惯与切实朴素的作风,在每一个单位每一个连队设立组织节约委员,互相勉励,互相督促。在机关、学校中开展严格的节约运动,包括:确定编制后非经上级允许,不增加人员马匹;极力减少客饭与招待;减少杂务人员与马匹的使用;爱惜公物,严格落实个人与集体订的节省文具灯油的公约等。可见,面对陕甘宁边区遭遇的困境,开始推行群众性的节约运动,并且还创造性提出选任节约委员和订立节省公约等方式。

此外,中共中央还决定实施精兵简政,以减轻人民负担。实行精兵简政成为摆脱当时各个抗日根据地困境的一剂良方,可以节省许多不必要和浪费性的支出,减少人浮于事的现象。

陕甘宁边区最先制定了机构和人员精简的具体政策。1943年2月实施的《陕甘宁边区简政实施纲要》提出,边府所属吃公粮的人员尚有11500名,这次精简决定减至7500名。同时还规定:取消应该取消的空头机关,合并应该合并的机关,紧缩应该紧缩的机关;取消视察室及与此类似的机关;设立合署办公机关,统一秘书工作和总务工作;因职设人,不因人设职,并提倡一人能做几人的事。可见,通过合理化的压缩、裁撤或合并之后,机构和人员大为缩减,不但不会降低工作效能,反而提高工作效率。

与此同时,党的中央机关也进行了调整和精简。1943年3月通过的《关于中央机构调整及精简的决定》明确提出,将党务研究室、政治研究室、中央研究院一部分、图书材料室合并成短小精干的中央研究局。为了集中统一各地民众运动,还将职工运动委员会、妇女运动委员会、青年运动委员会合并成中央民运工作委员会,下设职工、农民、青年、妇女四个组,每组三四人。因此,党的中央机构调整和精简后,更加简便与灵活,事权更加统一与集中,更能增强中央的领导效能。

其他抗日根据地也响应党中央号召,积极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因而大大降低了财政支出,提升了工作人员的素质及工作效率,同时减轻了人民负担。各抗日根据地的精兵简政从1941年底开始,至1943年底基本结束。

实施精兵简政的成效是非常显著的。例如,陕甘宁边区直属机关从35个减到22个,人员由469人减到279人。再如,晋冀鲁豫边区总部直属队在紧缩后,只留下原有人员的4%,其余的96%用以充实基层或是回到生产第一线。边区政府机关在紧缩后,精简人员48%,节省经费46%。太行区三次简政后,比原来减少12320人,占原有人数的一半。因此,太行区1944年的公粮比1941年也减征了近一半,大大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因此,在抗日根据地最艰难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倡导过“紧日子”,一方面开展厉行节约,一方面实施精兵简政,党中央机关也同样进行了精简和调整,而且把厉行节约和精兵简政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精兵简政,一大批编余人员和干部投入到了生产一线,明显提高了机关办事效率,从物质和精神上,为渡过困难时期,为边区的巩固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原文责编/谢帅

【相关报道】

党建论坛丨土地革命时期,党是如何过“紧日子”的

[责任编辑:王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