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西部发展 > 社区治理 > 正文

全国首个街道探索以社区营造创新油地融合社区治理新模式

——东营经开区胜利街道正式启动责任社区建设行动

4月22日,山东省东营经开区胜利街道举行了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四邻”责任社区三年行动启动会,胜利街道班子成员、所有社区书记、主任及社区工作者、社区社会组织代表人员总计3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在本次活动上,街道下发了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四邻”责任社区三年行动系列文件,并启动“1412“工程(即以党组织为核心,以“四邻”责任社区建设为目标,以十二项主要任务为支撑),这标志着全国首个街道探索以社区营造创新油地融合社区治理新模式正式全面进行实施阶段。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1+3+N”顶层设计立起油地融合社区治理四梁八柱

“胜利街道面积530平方公里,社区有17个,人口超过20万,其中近2/3社区为国有企业移交地方的新建社区,国有企业工矿区由原来的单位制管理向社区制管理转变,其面临着组织重构、服务重构、文化重构等。”胜利街道党工委书记隋新刚介绍到,为给国企探索出一条社区管理职能分离移交后的社区治理路径,街道在前期要求专业团队进行充分调研基础上,对社区治理难点、堵点、热点进行了全面系统梳理,街道党工委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党建引领社会治理  共建共治“四邻”责任社区三年行动实施意见》纲领性文件,这个文件明确提出力争三年时间,加快油地融合,推动建设和谐稳定、温馨舒适的安邻社区,合力自治、守望相助的睦邻社区,宜居宜业、服务贴心的益邻社区,礼俗有序、蓬勃向上的悦邻社区。与此同时,街道还出台了《胜利街道社区可持续总体营造行动工作方案》、《胜利街道社区工作者学习积分制管理办法》、《胜利街道优化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办法》三个支撑文件,分别从社区可持续总体营造路径、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三个关键维度支撑“四邻”责任社区三年行动计划,同时还将适时出台N个配套文件,推动构建起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

构建五级联动油地融合精细化社区治理体系

为推进社区治理精细化,建立健全社区治理组织体系、服务体系、自治体系,胜利街道将构建街道、社区、网格、楼栋四级联动社区治理体系,在筑牢网格化治理的同时,重点建立起居民自治体系、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体系、社区服务体系,“社区社会组织已经成为社区治理的一支重要的治理力量,也是一个社区治理成效的天然尺度”,成都理工大学社区研究中心负责人介绍到,“胜利街道建立枢纽型社会组织平台、社区将建立社区服务型社会组织平台、小区将建立社区互助型自组织平台,这是适应城市基层党建新要求,有序将单位人重组为社区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对社区服务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回应社区居民个性化需求的重要举措。”在胜利街道三年行动方案里,既有定性的行动愿景,更有定量的行动举措。每个社区在三年内将建立3至5支管理规范、作用突出、群众认可的社区自组织,每个社区持证社工不少于工作人员总数的30%。

营造油地融合责任社区治理未来场景

为高标准建立“四邻”责任社区,胜利街道除了在治理体系进行系统创新外,还针对社区服务活动阵地进行规范化建设,“油田社区治理在全国也是一种空白,街道将建设特色社区治理学院,联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南京等地的优势社区治理资源,将社会工作方法、社区营造理念、油田文化底蕴有机融合,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社区治理”,街道办事处主任李玉峰介绍到,“我们还将按照‘一社一品’理念,在原有社区用房基础上,规范标准、彰显特色。按照统一LOGO标识、统一名称、统一样式原则,规范社区标识和外立面。积极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三去一改’(即去行政化、去办公化、去形式化和亲民化改造),把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成居民可进入、可参与的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培训学习服务、文体活动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志愿服务等多项便民服务的交流互动式服务平台,营造责任社区治理未来场景”。“胜利街道在探索国企剥离社会职能、推进工矿区社区制转型过程中,以责任社区构建为创新切入点,以社区可持续总体营造为路径,培育社区责任主体、养成居民责任意识、形成社区责任规范、采取共同责任行动,在全国而言是一个创新探索实践,值得关注和期待。”国家民政部全国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专家委员会成员、复旦大学刘建军教授对此进行了积极评价。

据了解,胜利街道本周内将启动三年社区可持续营造项目评审活动,将社会组织与社区联动,以项目化思路带动居民共同“四邻”社区的建设,同时将持续开展国有企业生活福利区单位制向社区制转型的路径研究等系列课题。(陈永斌)

[责任编辑:张迪]
标签: 社区治理   东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