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新时代坚定制度自信的基本遵循

核心提示: 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十三个显著优势”,是“中国之治”的奥秘所在,也是我们坚定制度自信的底气所在。对制度自信对象内涵要义的进一步丰富,对坚定制度自信的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的进一步明确,必将为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提供根本遵循、指引前进方向。

坚定制度自信,事关新时代更好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事关完善全球治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系统阐述了坚定制度自信的基本依据,丰富了坚定制度自信的内涵要义,进一步指明了坚定制度自信的目标任务,为我们提供了新时代坚定制度自信的基本遵循。

为什么要坚定制度自信:系统阐述了坚定制度自信的基本依据

坚定制度自信,首先会涉及到它的基本依据问题,也就是为什么要坚定制度自信的问题。以往,我们党对制度自信的基本依据也多有论述,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举国体制优势、强大的自我完善能力,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等,但这些论述还不全面、系统。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定制度自信的基本依据作出全面系统的阐释,从十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十三个显著优势”充分体现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坚持不断提高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统一,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努力实现民族抱负和勇担世界责任的统一,是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根本所在,是“中国之治”即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一的奥秘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最有资格、最有理由自信的底气所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如果不能同时确保“中国之治”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贡献,那么我们说最有理由自信是缺乏底气的,至少说底气是不足的。

“中国之治”不是我们的臆想,也并非我们的粉饰,而是一种世界公认的客观事实。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中国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日益清晰,中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这些伟大成就和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是“中国之治”的生动诠释和有力证明。近几年来,在世界经济增长疲软和下行趋势日益明显的情况下,在一些西方国家社会动荡不已的情况下,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长期保持稳定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国际上普遍认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持续安全稳定是中国创造的“两大奇迹”,中国是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

同时,中国为改善全球治理尤其是全球经济治理、能源治理、环境治理、数字治理,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作的不懈努力和巨大贡献也得到世界的赞誉。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之治”和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的巨大贡献,使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许多国家都认可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巨大优越性。2017年11月13日发售的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封面,除美国本土版外,杂志封面都用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写上“中国赢了”(China Won)。美国学者伊恩·布雷默(Ian Bremmer)在这篇封面文章中提到,虽然中国的政治体制曾不断受到西方国家的质疑,就在5年前还认为,中国总有一天需要进行根本性的政治改革来维护政体合法性。但是今天,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甚至比二战后主导国际秩序的美国更加完备,更可持续。他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具有雄心壮志的中国仍将保持强劲和稳定,国际影响力将会持续增长,将会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中心位置。他还指出,在这个支离破碎的世界里,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有足够的国际影响力来继续制定管理全球体系的政治和经济规则,“但是,如果你必须押注于一个当今最具优势的国家,那么中国会是比美国更明智的选择”。

制度自信的对象是什么:进一步丰富了制度自信的内涵要义

坚定制度自信,有一个这种自信的对象是什么的问题,换言之,这个制度的内涵要义问题,通俗一点讲,就是制度是什么的问题。过去,我们把制度的内涵概括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以往对坚定制度自信的要义也有明确的阐释,就是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决定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同时又反作用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乃至于起到决定性作用。在一个国家的各种制度中,政治制度处于关键环节。所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首先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我国国家制度的内涵要义有进一步的丰富。这种进一步的丰富体现在,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全面回答了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应该坚持和巩固、完善和发展的制度,无疑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无疑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尤其是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如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尤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等等。

具体地说,和以往相比,对制度内涵的丰富,主要表现在更加凸显了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对制度自信对象的最重要部分或者说核心要义的丰富,主要表现在明确指出是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不再局限于过去所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而是包括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体系中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

对制度自信对象内涵要义的进一步丰富,表明我们新时代的制度自信也进一步升级了。这种升级主要表现在,新时代的制度自信,是全面自信和重点自信的有机统一,具体地说,就是涉及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各个方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个领域制度的全面的制度自信,特别是这些方面这些领域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自信。

如何坚定制度自信:进一步指明了坚定制度自信的目标任务和要求

坚定制度自信,有一个如何坚定自信的问题,回答如何坚定自信的问题,必然涉及到坚定制度自信的目标任务。坚定制度自信的目标任务,从我们党以往的有关论述来看,当然是通过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体来说,则是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九届四中全会既坚持以往关于坚定制度自信目标任务和要求的有关论述,同时也坚持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由过去的“两步走”战略,进一步明确为坚持“三步走”战略,即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这种战略目标的进一步丰富,必将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更加行稳致远。

二是在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方面,进一步提出了明确的任务。比如,在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方面,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又如,在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方面,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再如,在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方面,提出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再如,在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方面,提出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还如,在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方面,提出建立健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等等。这种对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任务的进一步明确,必将更加厚植我国的制度优势,夯实新时代“中国之治”的制度基础。

三是对坚定制度自信的主体进一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首先,对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提出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带动全党全社会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的具体要求。其次,对全党提出了加强制度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引导全党全社会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坚定制度自信的要求。再次,对广大干部提出了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提高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各项工作能力和水平的要求。对坚定制度自信的主体明确提出的这些具体要求,必将为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提供根本遵循、指引前进方向。

作者:刘志明,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1世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爽]
标签: 新时代   制度自信   “中国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