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理论前沿 > 全球观察 > 正文

合作共赢:为亚洲文明复兴注入新动力 (3)

亚洲将迎来文明再度复兴的时刻

主持人:尽管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出现,但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70年来,亚洲国家逐步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从相互封闭到开放包容,从猜忌隔阂到日益增多的互信认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亚洲文明对话?亚洲文明的前景如何?

钟飞腾:199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认为后冷战时代世界主要的冲突根源不是经济或者意识形态,而是文化,特别是西方和伊斯兰文明、儒教文明之间的冲突。但是,其他学者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例如,同样是哈佛大学的日裔美籍学者入江昭认为,不同文明之间也是可以合作的。

1998年9月,伊朗总统哈塔米提出“文明对话”的建议,联合国根据此建议将2001年确定为“文明对话年”。2000年6月,伊朗总统哈塔米访问中国,两国联合公报中表示:“中方对哈塔米总统提出的文明对话倡议及联合国将二○○一年确定为文明对话年表示欢迎。双方同意,中伊两个伟大而悠久的亚洲文明古国在文化、教育和社会等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以发展和完善文明对话的内涵,为推动这一领域的国际合作迈出有效的步伐。”

2001年2月,中国政府派出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王光亚率领的代表团出席了在伊朗德黑兰举行的“亚洲文明对话国际研讨会”。首次讨论会题为:“亚洲文明对话:当前的差异与未来的汇聚”。会议提出,对话旨在拓宽并加强具有不同文化传统及价值观的群体相互间的积极作用。自此之后,文明对话成为亚洲国家相处之道中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中国对外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主席尤其重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2012年5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会见阿盟秘书长阿拉比时提出,“扩大人文交流,促进文明对话”。 2013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海南博鳌会见国际组织领导人时也提出,“倡导不同文明对话交流”。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沙特王储兼副首相、国防大臣萨勒曼时表示,“促进文明对话和人文交流”。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高度赞扬教科文组织为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作出的卓越贡献。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表示,“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2016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伊斯兰合作组织秘书长伊亚德时表示,“要扩大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两大文明对话,扬正抑邪,正本清源。”

中国提出亚洲文明对话的一个重要预期是,未来亚洲将对人类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2017年10月预测数据表明,2030年全球经济重心将回归亚洲,未来20年仍是经济力量对比大变革的阶段。

如果说日本的崛起,在文明意义上更多延续了西方的路径,那么中印等国的崛起就有了更大程度上的本土文明和文化因素,来自于历史传承的因素更多一些。

日本前首相、国际行动理事会理事长福田康夫曾提出,中国《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文明间交往的“黄金律”,获得了南亚、东南亚、东亚等发展中国家的广泛支持。2018年9月,习近平主席向国际行动理事会致贺信,希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9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再度强调,“积极架设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深入开展教育、科学、文化、体育、旅游、卫生、考古等各领域人文合作,加强议会、政党、民间组织往来,密切妇女、青年、残疾人等群体交流,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

按照十九大报告的英文翻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重要内涵是共享未来。在当前世界形势不确定因素增多、增强的背景下,经济蓬勃发展的亚洲理应更加自信、自觉推动合作,将亚洲推向更高的发展层次,为人类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就此而言,亚洲文明对话也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举措。

许利平:放眼世界,我们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世界各国之间联系紧密度前所未有,国际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世界的重心开始东移,亚洲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我们日益接近世界舞台中心。

在此背景下,以追赶型现代化为特征的亚洲新兴经济体,从学习西方和借鉴西方,发展到今天到了需要从亚洲自身寻找崛起的原动力的关键时刻。

创新,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亚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创新文化源泉。从亚洲传统文化土壤中,寻找创新的种子,是这次亚洲文明对话的目标之一。

合作,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虽然单边主义、逆全球化势头有所上升,但合作共赢是解决世界难题的唯一出路。亚洲各国只有合作,才能共赢。通过亚洲文明对话,寻找合作方案,也是这次亚洲文明对话的目标之一。

顺应时代潮流,中国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其关键是互联互通。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多来,亚洲之间的互联互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亚洲人文交流更加顺畅,促进亚洲联动发展具有更加坚实的基础。

亚洲的联动发展将进一步促进亚洲文明交流与互鉴,同时也更加推动亚洲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互鉴,使亚洲的发展更加具有无限活力。今天的亚洲,人口占世界60%以上,GDP占世界的1/3,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并将迎来亚洲文明再度复兴的时刻,而这次亚洲文明对话将是这一时刻的助推器。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