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观察 > 热点观察 > 正文

中国经济何以强起来(2)

坚持改革开放,形成制造业全面开放新格局。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制造业发展中,产品模块化程度不断提升,生产过程可分性日益增强,信息技术和交通技术进步带来交易效率显著提高、交易成本明显下降,基于价值链不同工序、环节的产品内分工获得极大发展,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成为国际产业分工的主导形式。随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加速拓展、业态创新和产业融合日趋加快,新兴工业化国家不断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全球价值链日益呈现出多极化发展的新态势。因此,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加快制造业对外开放步伐,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表明,我国制造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得益于对外开放。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加需要扩大对外开放,形成制造业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一方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机制,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全球投资者营造稳定公平透明、法治化、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另一方面,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引导更多中国企业到相关国家投资兴业,建立高水平研发中心、制造基地和工业园区等,推进产能合作和技术创新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深入参与全球价值链(大家手笔)

刘志彪

综观工业化国家的制造业发展,大都经历了一个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攀升的过程。正是各国前后相继提高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所以,一个国家制造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逐渐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这是世界经济中的普遍现象和基本规律,有利于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孕育兴起,国际分工体系加速演变,全球价值链深度重塑。我国制造业深入参与全球价值链,既符合中国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

发挥企业在价值链构建中的主体作用。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大型跨国企业或者依托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主导形成市场驱动型全球价值链,以品牌、设计、市场、营销、网络等优势,向全球供应商发出巨额采购订单;或者依靠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主导形成生产者驱动的全球价值链。目前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大多数是金融类企业,制造类企业很少。这说明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应该看到,在振兴实体经济和持续扩大内需的政策导向下,中国市场正在给全球企业和人才提供巨大的发展机遇。中国企业完全可以依托本国市场的庞大需求,推动构建市场驱动型全球价值链;也可以面向国际市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产品,推动构建生产者驱动的全球价值链,在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其他国家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努力打通瓶颈部门。在全球价值链上,一些拥有核心技术、关键部件和特殊材料的中间投入品供应商虽然不直接与终端消费者发生联系,但因掌握行业的关键知识和技术,享有其他企业无法替代的优势地位,在相关行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具有这类性质和能力的供应商被称为“隐形冠军企业”。目前处于全球价值链上游的隐形冠军企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中国虽然有很多产业规模做到了世界前茅,但这些产业往往大而不强,还存在一些瓶颈部门。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应向上延伸产业链,专注于链上的技术知识密集环节,把技术和工艺层层往上做专、做精、做强、做大。这也说明,我们不能根据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去扬长避短,放弃对价值链上游一些知识技术密集环节的追赶,而应以动态竞争优势理论为指导,扬长补短,努力打通瓶颈部门。这显然需要充分发挥民间、市场和中小企业的作用。

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目前,我国大部分代工企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依靠大规模、低成本、低价格进入市场。但要看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低成本优势正在减弱。同时,经过多年的技术、人力资本、管理经验和生产能力积累,一些代工企业已走过进口零部件的装配生产阶段,处于大规模整机生产能力提升阶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研发设计能力,有的还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这说明,我国企业已经具备了转型升级的条件和基础,应通过深度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制造与服务融合,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利用信息化平台和工具,推动服务向产业链的前端和后端延伸,扩大服务范围和服务群体,及时获得客户反馈,优化服务内容,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建设开放包容共享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符合制造业服务化的大方向,是加快制造业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

优化产业组织基础。在这方面,有两个重要问题值得关注:一是高度重视化解过剩产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完善法治、加强规则建设,通过提高环保、能耗、质量、标准、安全等准入门槛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能优化调整。二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从发达国家经验看,产业发展到较高阶段后,便会形成具有领先企业、专业化分工系统和协作网络、核心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的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以集合形式嵌入全球价值链,其竞争与合作形态也由公司总部之间、代工厂家之间的竞争与合作,逐渐演变为集群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集群与集群之间、集群与非集群之间以及本国集群与国外集群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产业集群竞争与合作的结果,使得价值链获取业务的空间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复杂、效率越来越高。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不仅要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而且要提高系统技术水平,特别是提高集群内部组织能力与战略协调能力。先进制造业集群在竞争与合作中不断提升能力和水平,将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不断跃上新高度。

(作者为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着眼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积极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新知新觉)

剧锦文

企业是发展经济、创造财富、扩大就业的主体,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离不开企业特别是优秀企业。企业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走向世界一流的过程,既是一国经济发展壮大的过程,也是世界经济活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的过程。提高制造业发展质量,必须以大量的优秀企业为依托。优秀企业不仅要有领先的技术,而且要有一流的管理水平。大力提升我国制造企业的管理现代化水平,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题中应有之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制造业发展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经过40年不懈努力,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制造业水平与世界制造强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企业缺乏关键核心技术,行业关键共性技术薄弱,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基础数据库等尚处于较低水平。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制造企业的管理水平较低。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企业发展壮大进而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一大障碍。主要表现在:首先,技术管理水平较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技术管理水平低往往会导致企业研发投入缺乏连续性、研发成果向基础科学方面深化不够、企业热衷于技术引进而忽视原始创新等问题。其次,生产管理水平较低,生产模式落后。在工业化时代,大批量、少批次生产是企业的主要生产模式。但进入信息化与数字经济时代后,这种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追求个性化、多样性消费的需要,小批量、定制化的柔性生产模式逐渐成为先进制造企业普遍采用的生产模式。目前,我国大部分制造企业仍采用传统生产模式,以智能制造和柔性生产为代表的新生产模式尚未普及,我国制造企业面临着转变生产模式的巨大挑战。再次,企业管理理念落后,发展方式有待转变。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企业遵循的是粗放式、外延式的发展方式和盲目追求扩大企业规模、追求产量的发展路径。在这种理念影响下,企业不太注重自主研发与发展方式转变,造成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偏低,高耗能、高污染问题比较突出。虽然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单位产品的能耗和污染排放显著下降,但相关指标同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偏高,更新企业管理理念和转变企业发展方式非常紧迫。

提升我国制造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在加强企业战略管理、技术管理、生产管理等方面下功夫,促进我国制造企业加快转变管理理念、加快迈向世界一流企业,为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提供有力支撑。

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企业发展方式。企业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树立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管理理念,摒弃粗放式、外延式的发展方式,加快转向集约式、内涵式发展,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切实采取措施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和污染物排放,不断提升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的科技含量、环保水平,大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强化战略管理,有效应对制造业智能化趋势。当前,以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全球制造业正在发生颠覆性变革,这为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国制造企业管理者必须深刻认识制造业智能化的发展大势,认真研究制定企业的技术战略、市场战略、经营战略等,强化企业战略管理。

强化技术管理,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技术管理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和技术应用管理。要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探索新的研发模式,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行业中的领先者要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及时把握前沿技术动态,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和创新成果产业化巩固市场领先地位;跟随者要在紧紧跟随的基础上及时抓住市场机遇,争取实现“弯道超车”;落后者要有危机意识,深刻认识不创新就会被市场淘汰的现实,不断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与成果转化应用能力。

强化生产管理,采用先进生产模式。采用小批量、定制化的柔性生产模式是制造业发展的趋势。我国制造企业要尽快淘汰落后生产模式,深度挖掘市场需求,准确把握不同层次需求及其变化特点,努力通过小批量、个性化、定制化生产满足消费者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企业自身不断发展壮大。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制图:沈亦伶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李金芳]
标签: 中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