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看点: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更高需求
“……第一次警告你,把驾驶证拿出来,第二次警告你,把驾驶证拿出来,第三次警告你,把驾驶证拿出来。无关人员闪开,警方将使用警械……”
今年5月,一段上海民警的执法视频受到网友热议。从口头反复告知,到采取强制措施,整个执法过程依法有据、文明规范,被广大网友称为“教科书式执法”。
执法司法规范化,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司法机关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推进新时代司法体制改革,政法机关立定决心,砥砺前行。
志不求易,司法权运行体系更加权责明晰、监管有力、运转有序——
破解责任不实难题,加快健全领导干部办案制度。完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由院庭长直接审理机制,切实防止办案走形式、走过场及委托办案、挂名办案等现象。
破解合力不强难题,加快组建新型办案团队。推动司法人员专业化分工、类案专业化办理,探索实行法官检察官和司法辅助人员双向选择、联动考核机制。
破解监督不力难题,加快构建新型监管机制。完善专业法官检察官联席会议制度,加快建设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全流程网上办案体系,研究出台错案责任追究具体办法。
“政法机关以问题为导向,统筹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和综合配套改革。一系列务实举措,将进一步激发改革内生动力,提升办案质量,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徐汉明说。
事不避难,更加完善的诉讼制度体系让公平正义更快更好实现——
完善速裁程序、简易程序,推动轻重分离、快慢分道,着力构建中国特色轻罪诉讼制度体系;推进诉讼程序精细化,深化民商事庭审改革,加快网上诉讼平台建设;更好发挥人民调解作用,推进律师调解试点,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
面对日益突出的案多人少矛盾,政法机关将以痛点为起点,进一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法治规律、体现时代特征的纠纷解决机制。
人民至上,司法公共服务体系让法治的阳光照进每个人的心田——
补换领驾驶证等业务凭本人身份证明一证即办;推进与法院、保险机构数据信息共享,推动实现车损事故网上定损理赔;利用乡镇政务服务网点,代办摩托车登记,延伸农村交管服务……9月1日,公安部推出的20项交通管理“放管服”改革举措将落地实行,为百姓创造更加便利的环境。
民之所望,改革所向。面对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更高需求,政法机关将为社会公众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贴心的服务。
——打造“宽进、快办、严管、便民、公开”的审批服务模式,用行政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加快推进跨域立案诉讼服务改革,推动诉讼事项跨区域远程办理、跨层级联动办理,解决好异地诉讼难等问题。
——统筹推进律师、公正、法律援助、司法鉴定、仲裁、人民调解工作,健全政府购买法律服务机制,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多元、便捷、精细的法律公共服务。
……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司法机关把握历史方位,顺应时代发展,凝心聚力、锐意进取,推动司法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必将把法治中国建设的美丽蓝图变为生动现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