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成果首发 > 正文

未来的智能传播:从“互联网”到“人联网”

【摘要】当代互联网的“史前史”表明,互联网的技术模型与所处的社会政治文化语境息息相关,与其将互联网革命看作是技术引发的社会革命,不如将其看作是一种根植于社会环境的历史延续。由于社会语境在传播中的重要地位,未来的传播形态将更加突出“人”的因素,可以称其为“人联网”和智能传播。从技术路线、产业发展和政策管理三个层面而言,社会文化和用户场景、资本逻辑和产消关系、国家主权和法律框架对信息技术的形塑方向分别为软件化、中心化、主权化。在智能传播生态下,也可能会导致信息、社会和“人”等不同方面的价值偏向,这是目前不得不思虑的重要伦理问题。

【关键词】人联网  智能传播  媒介价值观  赛博格  未来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7.23.001

关于互联网“下半场”的讨论已经成为学界和业界的热点话题。如果说互联网的“上半场”是“物的逻辑”,创新方向是通过时间空间的连接实现横向规模化发展,那么互联网的“下半场”则是“人的逻辑”,通过个性需求的满足实现纵向垂直化发展。①回顾近年来传播形态的发展趋势,也同样印证了类似的判断。技术基础设施方面,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提供了穿梭时间和空间、跨越虚拟和现实的可能;而以算法推荐、机器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则力求满足个性需求,提供智能化传播的技术平台;产品设计运营方面,以媒介融合、“O2O”为代表的社群媒体打通多种媒体形态、连接线上线下,创造了粉丝经济;而如视频直播、知识付费等产品模式,则提供了场景化的内容生产和分输到达,满足了分众化的个性需求。

从种种技术和产品实践中,我们已经摸到了互联网“下半场”的门槛和边缘,但是这些趋势是否穷尽了未来传播形态的全部特征,或者说是否到达了未来传播形态的终点,仍旧是一个未知数。那么,如何认识传播形态的发展态势,把握传播形态的发展规律,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回到历史之中,从传播的“史前史”中寻找传播的“未来形态”。毋庸置疑,未来传播形态必然基于信息技术——即使有朝一日发生了技术爆炸,信息技术也仍然是“被超越的基础”。回顾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的简要历史,能够帮助我们确立探索和讨论未来传播形态的基点。

互联网简史:技术的革命还是历史的延续?

在很多时候,互联网空间也被称作“赛博空间(cyber space)”,这一称谓实际上和一项与互联网诞生息息相关的理论紧密联系在一起,那就是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在1948年提出的“控制论(cybernetics)”。“cybernetics”这个英语单词,是维纳专门为控制论而创造的,其词根来源于希腊文,意为“操舵之术”,这也体现了控制论的科学内涵:一门研究动态系统如何在变动环境中保持稳定状态的科学。在控制论的理论体系中,最为核心的概念是维纳和阿图罗·罗森布鲁斯(Arturo Rosenblueth)、朱利安·毕格罗(Julian Bigelow)在1943年提出的“负反馈理论”。②反馈指的是将系统的输出结果返回到输入端并形成新的输出结果。如果输出端和输入端作用相似,那么系统偏差就会不断增大,形成正反馈;如果输出端和输入端作用相反,那么系统偏差就会不断减小,形成负反馈,进而使得系统趋于稳定。在建构互联网的信息处理过程中,如果将互联网空间(即赛博空间)看作是一个系统,那么为了维持系统的稳定或打破系统的稳定,就需要将负反馈和正反馈理论运用于信息的输入和输出过程,这是互联网系统建构的理论基础。

上一页 1 23456下一页
[责任编辑:孙易恒]
标签: 互联网   智能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