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成果首发 > 正文

当前深海开发问题国际研究动态及启示(2)

深海开发的理论及方法论铺垫

海洋生态系统学的大洋生态实践。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珊瑚礁死亡等生态问题的加剧,海啸、海底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频发,以及由近浅海污染物扩散导致的深海污染日益明显,全球大洋生态健康及系统恢复问题受到全球关注。在康斯坦萨等对海洋生态系统理论架构的基础上,Fanning以加勒比海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例,提出以政策周期过程和海洋生态系统多层次性关联为内涵的大海洋生态系统治理框架。①Franciska Rosen通过对大堡礁海洋森林公园近期经营管理改革的研究,指出个人、组织和机构的相互协调是海洋生态系统经营管理模式成功转变的关键。②

公共经济学的公海治理探索。在海洋私有化观点遭到质疑和抨击之后,人们再次回归到海洋的公共属性上来,并重新审视公共领域的治理机制。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Ostrom试图以新型的参与式治理与公共信托理论化解公海资源衰竭问题,认为集体行动难以调和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提出解决集体行动的逻辑,消除个人理性导致的集体非理性,进行合理的合作博弈以促进“公地繁荣”,并创造性地提出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理论,以及多中心制度安排、适应性治理等理论,为大洋深海空间的治理开创了新的研究路径。③

制度经济学视野的深海拓展。已有的传统制度经济学一般基于国家管辖范围内的经济规制问题,涉及海洋问题的制度经济学探讨也是基于国家专属经济区以内的问题探讨,而国家管辖外海域的规制问题一般划归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学研究范畴。Gjerde通过分析制度经济理论在海洋治理中的应用实践,指出海洋区域治理行动不仅发生在国家管辖范围内,而且发生在周边国家的司法管辖区和公海范围内,尝试将两者连接为整体,推动跨行政辖区治理的治理制度建设。④Havice批判海洋“新自由主义”论者用太平洋岛屿国家制度软弱性解释海洋资源衰竭的观点,指出太平洋岛屿国家只能通过分析资本积累的竞争态势和国家间不均衡的权力关系,改善其在全球金枪鱼捕捞业中的相对弱势地位,而不是通过简单化的新自由主义来推进国内机构改革。⑤

空间经济学的深海空间展望。空间经济学研究者将人类在国际海域的空间行为作为重要研究对象,侧重国际复杂多元利益主体在特定海域的空间博弈范围、权限、策略、空间轨迹等问题,探讨公海空间作用的时空演化进程模拟,以及多种自相矛盾利益取向的博弈主体的空间复杂行为及其时空变异问题。在方法论层次,国际学者将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 CA)和自主体模拟(Agent-Based Modeling, ABM)方法用于海洋空间开发过程的主体行为分析,已经开展的研究领域包括:海洋生态系统过程模拟⑥,其中涉及外来海洋物种入侵模式⑦和海洋人工栖息地创建策略⑧;公海海洋保护区划设⑨;深海休闲渔业效应评价⑩与海洋渔业区位选择⑪;海洋动物觅食空间动态格局描述⑫;陆源污染对海洋污染扩散的深海立体空间轨迹跟踪⑬;气候环境变化对海洋动物的空间影响评价⑭,海洋经济、社会与生态可持续管理策略问题等⑮。

总结前期已有研究和国际学者理论及其实证研究,我们发现专门针对深海开发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成果较少,远达不到设立“深海开发学”和“深海经济学”的阶段和层次⑯,但是国家向深海进军的巨大需求潜力和国际深海开发的严峻竞争现实,是促进我国开展深海人文社科理论体系建设的重要动力。

深海主要资源开发的国际动向

深海矿产资源开发。国际深海采矿的冲动始于20世纪中叶,但是随着陆地矿产资源勘测新发现、国际金属矿石价格起伏、国际海底矿产资源产权归属困境及环境破坏隐忧,尤其是巨大的前期勘探投入成本与超长回报周期,导致真正的深海矿产商业化开发迟迟难以到来,逼迫国际社会推动国际合作框架下的开发模式建设。2011年,太平洋共同体与欧盟合作发起一项“旨在加强15个太平洋岛国深海采矿管理的六年计划”,该计划总花费440万欧元,涉及科学研究、环境管理和治理框架建设,以实现区域深海采矿良性管理。全球几十年来积累的深海采矿系统概念设计、设备制造、技术设计和海上试验,为深海大规模采矿提供进一步可能,近期关注的主要内容包括太平洋C-C区海底多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开采试点、印度中脊热液矿床前期开采试点等。Scott基于地质视角对深海硫化物的研究,探讨深海开矿的可行性,认为海底金属资源的丰富性以及受原材料需求增加的驱动使深海开采成为可能,资金和技术不足不能阻碍开采的尝试。⑰

上一页 1 234567下一页
[责任编辑:樊保玲]
标签: 深海   启示   动态   开发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