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观察 > 宏观大势 > 正文

五年修炼中国经济新气质(2)

——人民日报集中展示31省区市五年成绩单

“放管服”改革为新动能营造新环境

激活发展新动能,营造一个好的创新环境尤为重要。

“市场化程度不高、体制机制不活是制约黑龙江振兴发展的症结。解决影响黑龙江发展的体制性矛盾,根本在于革故鼎新、推陈出新,培育体制机制新优势,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在署名文章中说,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共取消下放省级审批事项942项,省级权力清单减少71.2%,非行政许可审批全部清零。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民间投资年均增长14%。

“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浙江省近年来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的得意之笔。为了破解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跑断腿、磨破嘴,甚至“一直在路上”的“办事难”,浙江一直在探索。1999年浙江率先在全国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002年、2003年分别进行第二轮、第三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013年,作为全国唯一试点,浙江启动以“权力清单”为基础的“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

“‘最多跑一次’改革是‘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的再推进再深化,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浙江探索与实践。”浙江省委书记车俊态度鲜明:作为浙江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最多跑一次”改革要盯着抓、反复抓,让老百姓到政府办事跑一次成为常态。

“民营企业希望审批达到什么样的境界?就是不知道审批部门的存在。”有浙商曾在一次座谈会上直抒胸臆。如今,“最多跑一次”改革,正回应了这样的期待。

在内陆省份安徽,近年来,该省在全国首创政府责任清单,率先公布运行省市县乡四级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省市两级权力事项分别精简72%、55%。在省市县三级同步实施涉企收费清单制度,省级收费项目精简68%,市、县级精简58%,年减轻企业负担超过40亿元。

目前,安徽省营业总收入亿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就有1041家,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较5年前翻了一番。在一批科技成果、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放管服”改革功不可没。

保障民生

把民众获得感放在发展首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要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各省份交出的5年答卷中,民生是一项“必答题”。

很多省份都用数据说话——西藏、新疆、宁夏、青海等省份,5年来民生占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普遍在70%以上;青海、山东、安徽、黑龙江等省份,5年来民生领域支出的年均增长均在10%以上。此外,许多省份还列举收入、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各细分领域的数据,反映出民众在发展过程中有了更多获得感。

京沪发力住房保障

过去5年间,北京增投入、建机制、兜底线,将90%以上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运用于民生改善项目。日渐舒适的居住环境,日渐便捷的交通网络,日渐健全的医疗体系,日渐优良的空气质量……正是在衣食住行这些可感知的点滴间,群众有了前所未有的获得感。

5年来,独具北京特色的“一租、一购、一补”的住房保障供应方式也在日趋完善,日益迈向“居者有其屋”。

“一租”即公共租赁房,重点保障北京市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以及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发展需要的“新北京人”住房需求。2017年4月起,北京市从公租房、自住房项目中专门切出不低于30%比例的房源面向长期稳定就业的“新北京人”。截至目前,北京市累计开工建设筹集公租房20万套,已分配14.68万套。“一售”即自住商品房,重点支持北京市无房家庭自住需求,项目价格低于周边市场价格30%左右。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已经成为都市上班族的习惯。目前,北京市的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已经达到574公里,位居世界前列;在建里程超过300公里,为历史之最。工作日日均客运量从2011年的646万人次增加到2016年的1119万人次。在北京一家网站工作的刘威说,“每隔一两年,我的空间感和距离感都要因某些地铁线路的开通而做一些调整。”

在上海,同样把住房保障放在民生的重要位置。近5年来,上海全面推进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动迁安置房“四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十二五”每年新开工建设和筹措保障房不少于1200万平方米,累计拆除中心城区二级旧里以下320万平方米,新建筹措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实施旧住房综合改造87.8万套。仅2016年就新增保障住房5.2万套。在坚决贯彻执行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同时,使市民基本居住得到有效保障。

“小财政、大民生”

“财政等公共资金配置使用要向民生领域倾斜,民生支出要保住、切不可随意挤压。”去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切实托住民生这个底。

在经济增速相对较慢、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的地区,民生仍然是头等大事。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在署名文章中谈道,“越是在发展困难时期,越要时刻记挂百姓安危冷暖,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据介绍,黑龙江坚持财政等公共资金配置使用向民生领域倾斜,全省公共财政民生支出年均增长13.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和9%。

“辽宁经济增速放缓,民生投入不降反升,兜住民生底线,坚决防止经济下行压力传导到民生上面。”这是辽宁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做出的承诺。辽宁省省长陈求发表示,辽宁坚持先生活、后生产,财政支出用于民生的比重超过75%。

青海省经济总量小,财力有限,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部分地区贫困程度较深,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要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任务艰巨。但青海省的民生答卷却把钱花在刀刃上,做出了“小财政、大民生”的新亮点。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全省各级财政用于教育、文化、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方面投入分别达到714.2亿元、138.6亿元、834.6亿元、429.4亿元,是改革开放以来全省资金投入最多的时期。

“为什么我们说青海是小财政大民生,原因是我们的财政总量在全国排名倒数,但我们的人均民生支出全国排名靠前。”青海省副省长韩建华说。

青海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巨克中表示,为了增强民生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财政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重点在就业创业、教育、社会保障、出行畅通、健康养老服务、群众文化、人居环境等方面,统筹实施了一批重点民生项目。随着每年民生10件实事的一件件落地见效,通过以点带面,有效发挥了推动全省民生建设的辐射和引领作用。

脱贫攻坚:迈入小康一个都不能少

改造前后的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进村公路

扶贫,是最重要的民生。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2020年前,要实现7000万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一个不能剩。随着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攻坚战的打响,各地精准扶贫创新政策相继落地生效,2012年至2016年,我国已累计脱贫5564万人。与此同时,各地的贫困发生率数据均呈现大幅下降。

作为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贵州无疑是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自2012年以来,贵州加快脱贫速度,稳步推进各项精准扶贫工作,减少贫困人口776万人,贫困发生率降低到10.6%。2012年以来,贵州累计投入产业化项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59亿元,扶贫方式由单个项目扶持向产业化扶贫转变,打造草地生态畜牧业、乡村旅游业等十大扶贫产业,既美了生态,又促农增收。

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的广西,也正蹄疾步稳行进在精准扶贫路上:2016年投入160多亿元发展产业;建成2万多公里通达村屯的道路基础设施,推动旅游扶贫;特色种养富民兴业;金融措施激发贫困户致富内生动力……2016年,广西全区减少贫困人口111万人,减贫人数全国第一;减贫速度25%,列全国第二;943个贫困村和4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赣南老区是中央革命根据地主体,也是我国深度贫困地区。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翻开了赣南老区脱贫攻坚发展的新篇章。为此,江西下足“绣花”功夫,围绕贫困群众脱贫过程中的难题,积极改革创新,坚决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全省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438万人下降到2016年的113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2.6% 降为3.3%,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今年2月,江西省井冈山市在全国率先“摘贫帽”。江西提出,确保到2020年全省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实效和质量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2013年至2016年,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由9899万人减少至4335万人,年均减少1391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至4.5%,年均下降1.4个百分点。

截至2016年,贫困地区居住在钢筋混凝土房或砖混材料房的农户占到57.1%,使用管道供水的农户达67.4%;自然村通电接近全覆盖、通电话比重达到98.2%、道路硬化达到77.9%。在自然村上幼儿园和上小学便利的农户分别达到79.7%、84.9%。拥有合法行医证医生或卫生员的行政村达到90.4%,91.4%的户所在自然村有卫生站。

生态建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无人机航拍上海长兴岛郊野公园,林地、草地、湿地交错。(《中国经济周刊》摄影记者 胡巍 摄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着力补齐一块块生态短板。

从数据上来看,5年来,我国年均新增造林超过9000万亩。118个城市成为“国家森林城市”。恢复退化湿地30万亩,退耕还湿20万亩。三北工程启动两个百万亩防护林基地建设。治理沙化土地1.26亿亩,荒漠化沙化呈整体遏制、重点治理区明显改善的态势,沙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I~III类水体比例增加到67.8%,劣V类水体比例下降到8.6%,大江大河干流水质稳步改善。

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整治和修复自然生态

“全面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坚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在署名文章中表示,河北省、市、县三级同向发力,企业、社会、群众广泛参与,形成了科学治霾、协同治霾、铁腕治霾的工作格局。

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在署名文章中表示,“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严禁‘三高’项目进入西藏。”数据显示,西藏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域面积超过8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区国土面积的70%;建立了47个各类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近42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4%。

将绿色发展理念坚决贯彻执行,取得效果明显。比如在云南,2016年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优良,16个州(市)政府所在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98.3%,较2015年提高1个百分点。云南越来越多的濒危动物得到格外呵护,截至2016年12月,已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161个,总面积约286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7.3%,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类型较为齐全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

同时,一些生态破坏现象也得到整治和修复。在湖北,长江沿岸实行“一迁两禁一停”:沿岸1公里范围内的重化工及造纸企业实行搬迁入园;禁止审批长江1公里范围内的重化工及造纸行业项目,禁止审批没有环境容量和总量的建设项目;对超过1公里、不足15公里的重化工及造纸行业建设项目环评一律暂停审批。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习总书记有关重要批示精神和中央专项督查反馈意见,深刻反思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的教训,坚决履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整治和修复自然生态。”甘肃省委书记林铎在署名文章中谈道,目前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有关矿业权、水电站、旅游等项目已全面停产停业,被破坏的植被正在逐步修复,各水电站已按规定下泄生态流量。同时,举一反三、由点及面,在全省开展拉网式排查,切实解决各类生态问题。

绿水青山如何变为金山银山

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2016年全国单位GDP能耗、用水量分别比2012年下降17.9%和25.4%,主要污染物减排效果显著。而吉林、河北、湖北等省份的单位GDP能耗,分别累计较2012年下降33.45%、21.2%和23.7%。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呈现加速发展新局面,经济发展动能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

以大生态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贵州因地制宜发展环境生态友好型产业。截至2016年底,全省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节能环保型的绿色经济“四型”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3%。贵州持续释放生态红利,形成特色食粮、油料、特色养殖、特色渔业和林业特色经济五大类特色产业,并通过农村电商让绿色农产品风行天下,把巍巍青山变成富民的“绿色银行”。

在青海,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现代生物、现代农牧业、生态环保、高原医疗卫生、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今,以这“八大绿色产业技术体系”为载体,青海正在擦亮美丽经济“新名片”。青海省委书记王国生表示,“要转变传统思维定式,把高原生态农牧业、新能源产业、生态文化旅游业等生态产业打造起来,把循环经济和绿色生产、消费模式建立起来,提供更多的生态产品,使潜在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宁夏东、西、北三面分别被毛乌素、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包围,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53.68%。一面防沙治沙,一面沙里淘金。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宁夏沙化土地面积由2475万亩减少到1686万亩。特别是1994年以来,宁夏连续20多年实现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缩减”。宁夏很早就提出“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努力让防沙治沙与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结合起来。

黑龙江省依托整体性生态化优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大做强绿色生态农业,向生态要红利、向绿色要发展,大力发展生态有机食品及其深加工和旅游养老健康体育等服务性关联产业。生态产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外部需求,给黑龙江带来了经济总量的变化,更实实在在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如今,120万农民依托黑龙江多年来积累的绿色生态农业优势勇闯市场,实现创业收入230亿元,带动就业238万人。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李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