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治理要闻> 正文

对上海市所属17区经济社会公平度的测评及排名(2)

公平”是以“善治”为核心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所要实现的重要目标之一,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决定因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20次提到“公平”一词,充分说明公平在现代治理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新年贺词中明确指出,“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2015年4月28日,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要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也对“机会公平”“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等有所论述。此前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则进一步地提出“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实际出发,把握发展新特征,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当前,测度中国县市经济社会公平度现状,总结各地区在公平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发现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了解和改善中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公平程度,以及推进整个国家经济社会更加公平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这也是我们在过去一段时期一直坚持对县市经济社会公平度展开测评的主要初衷。同时,处于省(直辖市、自治区)和县市之间的地市一级,在区域经济调控、要素资源配置、产业结构调整、城乡发展统筹等方面有着异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对其经济社会公平程度的研究和评价同样不可忽视、不可或缺。

上海市作为常住人口超过两千万的超大城市,是我国大陆地区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之一,又是对外展示改革开放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之一。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上海不断深化改革,持续扩大开放,率先走出一条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特大城市现代化科学发展之路。进入21世纪后,上海在探索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方面,依然走在全国城市发展的前列。2013年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成为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步入“十三五”时期,上海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经济全球化不断向纵深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取得突破,中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经济新常态下的“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推进。上海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人民论坛测评中心在所构建的以县市为测度单位的经济社会公平度测评理论模型基础上,结合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通过对具体指标进行进一步修正和完善,建立了中国地方经济社会公平度评价体系。现根据2015年上海统计年鉴等提供的公开统计数据,对上海市所属17区的经济社会公平度进行了测评、排名、比较和进一步分析。我们寄希望于通过这种系统性的研究,对各区“十二五”时期推进经济社会公平发展的主要做法、有效经验给予一定的展现。当然,因为这里是以2014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来实施测评,测评结果与当前各区的基本情况难免存在偏差。因此,我们更多期待的是通过这种方式的测评和比较分析,为各区在“十三五”时期促进经济社会公平度进一步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依据与数据的选取

在构建经济社会公平度测评理论模型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遵循了全面性、敏感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和动态性五个基本原则,以用最适宜的指标来客观评价公平程度为导向,以我国地市、区县一级目前所处的实际发展阶段和经济社会状况为根本前提,最终选择了阿玛蒂亚•森的正义观和马克思的公平分配理论作为依据,搭建了功能公平、可行能力公平以及结果公平三个维度,确定了底线公平、机会公平和分配公平三个一级指标。而在指标数据选取方面,则是充分建立在数据的可获取性之基础上,具体指标选取的理论依据以及所选择的指标数据说明如下。

底线公平

早期与公平有关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多以最低生活水平以下人口的低保参保率来衡量底线公平。对于这一点,我们有不同的看法,其具体原因如下:第一,福利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有关的实证研究均表明,过分追求最低生活水平以下人口的应保尽保率,会削弱这部分人口中很多人的劳动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滋生等、靠、要等消极思想;第二,类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长期来看,与其给予最低生活水平以下人口基本的生活保障,倒不如加快完善相关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这些人能够通过自身的劳动和努力来摆脱贫困。由此,我们没有选择最低生活水平以下人口应保尽保率,转而将贫困率确定为衡量底线公平的一项核心指标。在此基础上,结合数据的可得性,最终选取以一个区的最低生活保障参保人数占该区年末(常住)总人数的比重来近似衡量这一指标。

另需说明,在此前经济社会公平度测评中,乡村、城镇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也被作为衡量底线公平的一项指标。但是对于上海市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其城市化进程在我国走在前列,农村户籍人口数量已经非常少。根据相关统计资料中,在2014年,有些区已经基本实现了户籍人口的城市化。而且在2016年,上海市政府发布文件宣布,将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建立统一的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同时逐步建立积分落户政策。鉴于此,本次测评中,仅选择了贫困率一个指标来衡量底线公平。

机会公平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这推动了人们需求层次的相应提升,使人们更加关注个人的发展机会问题。而综合西方的人力资本理论以及我国经济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在地市及区县层面,九年义务教育、中高等教育在培养和提升人力资本方面有着基础性的地位,特别是中高等教育,近几年来在这方面的作用持续提高。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我们发现,关于这方面的推定,也被大量与人力资本有关的国内外研究所证实。为此,我们选取以一个区的中学教育完成率来衡量该区人口在发展机会方面的公平程度。结合数据可得性,中学教育完成率以普通中学当年毕业总人数与三年前普通中学招生人数之比来代表。

分配公平

要全面而系统地衡量经济社会公平程度,除了需要考虑底线公平和机会公平外,还需考虑收入分配上的公平。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及“效率和公平并重”两个具有阶段性特征的分配原则,我国的经济社会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同时,城乡、地区、行业、职位间的收入差距也被拉大。从整个国家层面来看,用以衡量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进入本世纪就开始超过“0.4”这一国际警戒线,尽管其近几年来出现一定的缓和趋势,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因此进入本世纪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和实现公平,成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核心和重点。“十三五”规划纲要更是明确提出要“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关系,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规范初次分配,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调整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努力缩小全社会收入差距”。

与之前进行测评排名的地市(州)有所不同,作为我国重要国际经济中心、金融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上海市,如何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通过再分配来调节收入上的差距,是更为重要的。鉴于此,同时也考虑了数据的可得性,我们选择了再分配公平度这项指标来衡量分配公平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选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百分比,来反映经济社会再分配公平度。

另需说明,与底线公平指标中所陈述的原因相同,本次分配公平的具体细分指标中,并没有包括乡村、城市人均收入比这一衡量收入水平公平度的指标。

上一页 1 23456下一页
责任编辑:国家治理1
标签: 上海市   经济社会   所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