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抓了,公司倒了,血汗钱没了:透视非法集资追款难
原标题:涉案金额屡屡破亿 能追回的九牛一毛
——非法集资案追款善后问题调查
“非法集资的老板已经被抓起来了,我的钱还能要回来吗?”如今各地不断破获非法集资案,作为涉案受害群众,最关注的则是非法集资案件查处后的资产追回问题。
非法集资案高发,去年受理近万件
当前我国非法集资犯罪案件高发,涉及人数众多,风险隐患大量积聚。2016年,全国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受理非法集资案件9500余件,其中,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8200余件、集资诈骗案1200余件。
涉案金额数十亿、超百亿的非法集资案屡见不鲜:
——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安徽钰诚控股集团等公司和个人通过“e租宝”等互联网平台非法吸收公众资金762亿余元。目前,主要犯罪嫌疑人被提起公诉,案件正在审理中。
——2016年3月,安徽警方透露,安徽金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利用“三农资本”网贷平台非法集资20多亿,目前10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已被批捕。
——今年3月,江苏省检察机关通报,“易乾系”公司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销售理财产品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吸收巨额资金,涉案1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批捕。据知情者称,“易乾系”吸收的资金总额超百亿元。
公安部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非法集资存在新旧领域风险叠加的特征,互联网金融成为高危领域。打着互联网金融、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中介、股权投资、旅游、养老、民办院校、境外上市等旗号的新型案件增多。
2015年,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深入开展为期3个月的非法集资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共破案2423起、涉案金额逾千亿元;2016年12月,安徽省金融办发布细则,非法集资的实名举报人最高可获10万元奖励;2016年底,宁夏非法集资监测预警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和云平台技术,对涉嫌企业和个人动态监测……
“人抓了,公司倒了,但钱也没了”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去年安徽合肥警方破获了一起非法集资诈骗案,犯罪嫌疑人诈骗所得的870万元还没来得及取走,就被警方全部截获,并及时归还给全国各地30多位受害人。
然而,这是一种少见的“万幸”。更常见的情况是,在集资诈骗案件中,出资者的钱款索回因集资诈骗当事人的东窗事发而变得艰难,“人抓了,公司倒了,但钱也没了”,这样的无奈依旧萦绕在案件的善后工作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