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江欣苑模式: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先行范本

人民论坛杂志社总编辑  贾立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可见,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江欣苑的“村改居”工作,堪称城乡社区治理最鲜活的实践,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先行范本。

党建引领是江欣苑能够取得成功的基础。从一个小渔村发展到今天令人称赞的新型社区,江欣苑的成功,与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分不开。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党委在社会治理体制中处于总揽全局和协调统筹的领导地位。汉阳区、江欣苑在“城中村”改造工作中,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在思想政治、经济建设、社会服务和文化建设四个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最为重要的是,通过党建引领,营造了党群共治的社区文化,带领居民实现安居乐业,树立了社区认同,增强了发展凝聚力。基层党组织的弱化和空心化,是党的建设面临的极大难题。江欣苑在“村改居”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书记率先垂范、敢于担当,党组织班子积极进取、乐于奉献,党员干部先公后私、恪尽职守,真正把党组织建设成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通过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带头创新、带动创业、带领致富”的“三带”行动,成功解决了居民就业和致富问题。江欣苑以党建为引领的“村改居”模式,不仅锻炼了党员干部,还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通过一个个党员、一件件实事体现出来,为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答案。

以人为本是江欣苑能够实现善治的核心。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新型城镇化,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江欣苑能够实现长久善治和持续发展,最重要的经验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在汉阳区“村改居”形成的“陌生人”社会关系形态下,江欣苑以人为核心,围绕村民到居民的转变,从居民的生活需求、就业需求、发展需求等多方面做出探索和努力。无论是“六级管理”、“七色管理”、“微公约”、“六点半晨步工作法”,还是就业咨询、失业登记、就业培训、计划生育事务、残疾人服务“五务合一”的居民办事大厅,以及“四民工作法”、“五五方略”等,都凝聚着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彰显着汉阳区党委和政府、江欣苑社区党委和居委会的治理智慧。

坚持创新是江欣苑能够化解难题的关键。综观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过程,“城中村”改造是城市治理面临的普遍难题。例如国外的贫民窟,就是因为“城中村”改造不力而形成的。对于我们国家而言,在城市化过程中,一部分农民转成市民,身份的转换带来了就业发展、基本保障、公共服务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难题。江欣苑模式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实事求是、坚持创新,面对“村改居”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适宜当时当地发展的工作方式。比如在组织建设上,打造党员队伍、志愿者队伍、社区服务队伍;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打造文化设施、体育设施、娱乐设施、妇女儿童设施以及培训基地;在产业发展上,打造“非遗+互联网”、物业公司、保安公司等;在文化培育上,打造高龙、汉秀等传统文化,以及党群一心的社区凝聚力。这些创新举措,都是江欣苑带给社区治理的宝贵经验。

江欣苑的“村改居”实践,是中国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中极具代表性和创新性的基层实践。汉阳区委区政府、江欣苑社区党委为中国基层治理现代化打造了一个具有普遍推广复制价值的发展样板。当前,汉阳正在全力打造“汉阳造”这一历史名片,这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转型战略。我们有理由期待在这一战略的引领带动下,汉阳将在工业制造、文化再造、高端智造等方面做出新的更大突破。《人民论坛》作为中央级党刊,承担着上传下达的智库职能,总结好、传播好地方治理和发展实践的有益经验,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人民论坛将打通政产学研用等多方优势资源,献策汉阳未来发展。  

(本文为作者在“江欣苑‘村改居’专题调研”研讨会上的发言)

责编/杨鹏峰  张虹    美编/于珊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范本   基层   现代化   模式   江欣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