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教育参阅 > 正文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新人才

当今社会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本质上则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

中学阶段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致力于让学生能够独立地、综合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发现新的知识、观点和方法,掌握其中的规律并运用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培养创造力。而创造力的基础是创造性思维,即在表象、规律、概念的基础上分析、综合、推理、打破常规,建立新理论以及从多方面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目前的理论研究,关于创造力或创新能力培养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出现了众多理论与学说。但有关创新能力各种影响要素的研究,不仅要依靠专业的学者,还需要广大身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们积极参与,在理论中思考,在实践中探索,对教学活动不断地探究、反思和评价。物理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实用性,既有许多成熟的研究方法,又有众多的创新成果,经得起审视与批判,又有很广阔的创造空间,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

教师以身作则    打造创新课堂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首先教师要从自身做起。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教师的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形式的创新,教学过程的创新,特别是教师对物理现象,物理问题的分析、归纳、综合的创新处理都是学生学习的典范,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所需的“水分”。其次,关注学生的思维情感,与学生平等地研究、自由地交流,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的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的、宽松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适宜的“气候”。第三,巧妙开发设置情境,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展开对问题的研究,采用对话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索,是培植学生创新能力所需的“土壤”。最后,通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学生思维呈现出的新意、与众不同的表现、别出心裁的想法给予积极鼓励,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习惯、创新个性、创新能力,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时“管理”。

现代创造学理论告诉我们,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这种潜能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仅仅是个人所展现的形态、质量、程度不同而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创新型的教师,每个教师都要不断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革新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很多,方法很多,这是教育的永恒话题,这个话题值得我们不断地进行探讨下去。

学生在物理课堂上进行探究性学习

学生在物理课堂上进行探究性学习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李盟盟]
标签: 课堂教学   物理   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