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经济金融 > 热点观察 > 正文

居住证制度实施一年间,相关公共服务落实如何?

居住证制度实施一年间,相关公共服务落实如何?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作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居住证暂行条例》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一年来,这项制度从地方探索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有效扩大了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

“新华视点”记者采访发现,目前,至少已有21个省份出台或修订相关居住证实施办法与条例接轨。不过,各地居住证“含金量”不同,持有人可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落实力度也存在差异。

至少21省份出台接轨细则

按照条例规定,居住证持有人可享受所在地区相应的基本公共服务待遇。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在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测算到2020年实现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那时仍有约2亿农业转移人口无法获得就业和居住所在地户口。这部分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主要体现在基于居住证制度基本公共服务的全覆盖。

此前,上海、广东、江苏等地区已先行探索实施居住证制度,将义务教育、社保、就业等公共服务有序向非户籍人口覆盖。

条例明确,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落户条件等因素,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办法。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居住证暂行条例》是一个基础性法规,需要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出台具体实施操作办法。因此今年是我国居住证制度政策细化与全面实施之年。

记者统计发现,目前至少有21个省份出台居住证制度实施细则,或调整原有居住证管理政策规定。广东、广西等先期已实施居住证制度地区,尽管尚未根据条例进行调整,但公安机关已结合条例要求对居住证申领、签注等方面做出相应调整。

广州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0年起实施的《广东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中,明确广东省对流动人口实施居住证制度。目前广东省正着手修订省级相关条例,但省公安厅4月已发出通知,要求全省公安机关按国务院颁布条例要求,做好居住登记及居住证受理发放工作。

目前各地已陆续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广州市来穗人员信息系统数据显示,自2010年以来,办理《广东省居住证》的来穗人员为530多万人。北京市从10月1日开始实施,截至11月25日全市公安机关累计办理居住证(卡)82.3万件。

各地居住证“含金量”不一,少数基本公共服务仍存“门槛”

1120117868_14817147374311n

新华社发 蒋跃新 作

基本公共服务是居住证制度的核心。条例明确,居住证持有人享受劳动就业,参加社会保险,缴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积金的权利,以及义务教育、基本公共就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6项基本公共服务,办理出入境证件、换领身份证等7项办事便利。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
标签: 居住证   居住地   随迁   居住证制度   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