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山西曾经因山西原省长李小鹏敲定名称的一档节目《人说山西好风光》而受到关注,在赵雪红看来,《竞赛》和此前在山西卫视大热的《人说山西好风光》是两类节目,后者是旅游节目,主要是为了推介。
“《人说山西好风光》主要是推介,可从各个地市的衣食住行等方面介绍,目的是为吸引更多的人,比赛意识并不重。”赵雪红说,但此次竞赛是作为相关法律知识的竞赛,本身主题固定,要通过答题的手段完成比赛,且比赛内容只是人大代表制度和相关法律知识,知识点比较单一,有些法律条文可能和观众有些距离。“不像《人说山西好风光》,和观众更容易贴近,把当地的风土人情、衣食住行、美食特色等推介给大家,让观众更容易接近。”
利用视频动漫增加可视性
如何增加《竞赛》的可视性?从电视台角度来说,做电视和培训不一样,要考虑到播出的可视性、普及性和观众的接受度。“我们在赛制和呈现等方面,做了很大的工作。”赵雪红说。
她举例,仅仅针对“题目”本身,为了能更贴近观众,他们曾与专家几经沟通,“比如在出题方式上,有视频题目、音频题目、动漫等,把一些案例题用动画去做,可能比纯文字题更生动”。
北青报记者获悉,为增加可视性,还增加了“竞演”和“观众答题”环节,在赛制上采取淘汰制度等。其中,竞演的主题是“不负重托,不忘初心”。
赵雪红说,希望每一个人大代表,通过自己的切身经历或者身边老人大代表的工作,思考人大代表们究竟应该怎么样去履职的问题。
“但是毕竟是知识竞赛,与我们日常看到的诗词大会、汉语桥等节目不太一样。我们不可能做到特别娱乐性,只不过在风格上稍微接近电视化、稍微有一点娱乐手段。”她说。
人大代表 看短剧挑错练履职本领
书记市长都参加书面答题
晋城代表队荣获了《竞赛》的一等奖,代表队的4名成员,包括1个市代表、2个县代表和1个乡代表。作为参赛队伍,他们是如何准备的?
晋城代表队本次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山西晋城市六届、七届人大代表刘冬梅介绍,以往晋城市人大代表在上岗前都有一个“规定动作”——履职培训,为期一般在3天左右。“一般上两天半的课程,最后一天下午去实地调研”。
今年山西人大代表的培训,则进行了创新。
刘冬梅说,每个人都发了一份《人民代表报》参加书面答题,“(晋城)市、县、乡5556名三级人大代表,包括很多领导干部,如书记、市长、局长等,全部参加了,无一人例外”。
除了书面答题,为了选出电视竞赛的参赛代表,晋城市也组织了人大代表知识竞赛答题,并且创新地采取了电视直播形式。“我们在赛制上也有创新,比如通过短剧展现选举的片段,片段中埋藏8处错误,错误都是人大代表必备的知识,让代表们去找错误。”刘冬梅介绍。
北青报记者获悉,电视知识竞赛选拔选手只是其中一道关,晋城市还进行了笔试、模拟实战等多轮选拔才选出了8名代表参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