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完报纸再上电视“竞演”
答完报纸上的题目,在此基础上,山西人大常委会又跟山西卫视合作,制作了电视知识竞赛,包括“复赛”和“决赛”。
山西11个设区的市,每个设区的市都组织一支代表队,每队4人,要求每队中有市、县、乡代表。11支代表队通过积分制选拔,有6支队伍参加了12月1日举行的决赛,被淘汰的5支队伍,则获得了优秀奖。
据介绍,这场电视竞赛的形式,有共答题、抢答题、风险题等,最后还有“竞演”,类似于演讲。而“竞演”的评委,也是人大代表。山西省人大常委会要求全省11个设区的市,都各派7个人大代表,参加电视互动答题。目的有二:其一,答题,答完题后在电视大屏幕上显示看答对多少,以此检验前三个月的培训成果,看看知识能不能掌握得熟练;其二,兼具评委功能,因为决赛有一个演讲环节,这个环节所有的评委不打分,互动的代表打分。
山西2/3是需培训的新代表
其他环节的评委又是谁?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这场电视知识竞赛的其他环节的评委,就是之前出题的4位老师。在决赛那天,山西省人大常委会还请来了2个重量级嘉宾: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原副主任阚珂和中国政法大学宪法研究所所长、教授姚国建。
今年是全国换届之年。据介绍,山西是全国第一个开始县乡人大换届的省份。截至10月中旬,山西省119个县(市、区)、1196个乡镇的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全部结束,共选举产生20160名县级人大代表、63939名乡级人大代表,其中三分之二以上是新当选的代表,三分之一是连任代表。同时,今年山西有5个设区的市也完成了新一届人大的换届工作。“这样代表履职需要的知识,有些(人)肯定不太熟悉,就需要培训。”张国富说。
代表获证书没有物质奖励
这场在山西广播电视台大演播厅举行的竞赛,花费如何?
“我们整个大赛也没花多少钱,费用主要花在电视台的场地布置、播出形式等,都是财政资金。没有市场化运作,竞赛的目的是提高代表履职能力普及法律知识,不是为了好看、博眼球。”相关负责人对北青报记者介绍。
12月1日的决赛结果:晋城代表队荣获一等奖;晋中、运城代表队获得二等奖;吕梁、长治、忻州代表队获得三等奖;太原、临汾、大同、阳泉、朔州代表队获得优秀奖。
“我们给获奖团队颁发了奖牌和证书,每个队一个奖牌一个奖杯。物质(奖励)没有,为了符合八项规定,勤俭办赛。”张国富说。
声音
总导演 不娱乐但贴近观众
与《人说山西好风光》不同
“我们是从9月份就接到这个任务,开始策划知识竞赛,一直到决赛前后将近三个月,去省人大开过几次会,根据省人大对知识竞赛的要求,做了一个整体的方案。”赵雪红是本次电视竞赛的总导演,她所在的山西广播电视台总编室活动部负责此次电视竞赛的策划和执行。
她对北青报记者表示,她曾经去山西省人大开了三四次协调会,山西省人大对此次竞赛的要求是,“为了普及,让更多的人大代表参与进来,让新代表通过学习、培训和竞赛提升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