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程没有花过一分钱。资格审查人员到我公司,盒饭都没吃一个。”湖南长沙市雨花区人大代表李章说,自己的当选经历、其他代表的精神面貌都让他感到“和过去想象中的不一样”。
目前,湖南已经完成乡镇人大换届选举,县、市区人大换届选举也即将收尾。湖南深刻吸取衡阳破坏选举案教训,专门成立换届风气监督工作小组,今年以来通报各类违反换届纪律典型案例53期,涉及452人次。
新模式世界逐渐认可
11月15日,乌克兰首都基辅爆发大规模示威活动,6000多人走上街头表达对银行倒闭的不满。
乌克兰、利比亚……西方民主给他们带来的不是安定和平,而是纷争动乱。“街头政治成为这些民主政治的共同点。”郑永年认为,西方社会的议会政治到了非西方社会,往往演变成街头政治和暴力。
英国自由主义先驱霍布斯在其著作《利维坦》中提出,秩序比其他任何东西都要重要,没有秩序就没有社会,秩序是自由的前提。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政治稳定与政治参与两者之间达成平衡的制度保障。”郑永年说。
有序正是中国民主的重要特点之一。2014年9月5日,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提出了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否民主的8个标准,第一条便是“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显明认为,在人数如此众多、差异如此巨大的中国,如果每项国家决策都要一人一票,这个国家必将陷入瘫痪。这是中国的特殊国情。因此,必须找到一个既能集中人民意志,又能消除异见的办法,这就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人类民主宝库中的中国智慧,是一种高效率的民主制。
在此次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过程中,有西方国家借“独立候选人”问题批评中国的政治制度。在郑永年看来,“这是因为他们站在西方的角度来看中国政治,而非从中国本身的实际出发。他们很难看到中国政治的发展方向。”
郑永年认为,这里涉及两个重要的政治概念,即选拔和选举。选拔制度是中国传统政治的精髓,在中国存在了数千年。而选举对中国来说则是相当新鲜的事物,是近代之后才进入中国的。中国没有拒绝这种来自西方的制度,但也并非完全照抄照搬,而是把选拔和选举制度结合起来。从程序上来说,选拔和选举的结合就是首先选拔一些优秀代表候选人,然后让人民来选举。
在不少西方人的脑海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即“西方式自由民主是人类历史的最终政体形式”。这一观点出自日裔美国政治学家弗朗西斯·福山在1989年发表的《历史的终结》一文。但是,郑永年认为,“中国必须给自己一个机会,同时也给其他国家提供一个不一样的选择。”
经过6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实践,中国新型的民主制度逐渐得到世界的认可。由美国时代出版公司出版的《习近平时代》一书中指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抛弃简单地根据西欧经验来观察中国的民主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承认,在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中国的民主化”是可能的。(潘旭涛)
